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衡陽豆腐坊“磨”出脫貧路(圖)

   日期:2019-05-17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1006    評論:0    

  天不亮,衡陽市南岳區南岳鎮黃竹村的建彬豆制品作坊里,貧困村民鄭建彬和妻子吳力芝正忙個不停,磨豆子、打豆漿、燒鍋、點鹵,一道道程序有條不紊。

  “豆漿第一遍要打細一點,濃度高;燒鍋一定要燒開,否則豆腐容易變質;點豆腐要把握時機,點老了不好吃,點嫩了容易粘包……”鄭建彬手下活兒不停,同時向記者介紹自家做豆腐的訣竅。

  一顆顆小黃豆,經過近10道工序,磨成了一塊塊白嫩嫩的鮮豆腐,也“磨”出了鄭建彬的幸福新生活。

  早些年,鄭建彬家因母親和兒子生病欠下許多外債,自己也因殘無法干重體力活。無奈只身赴廣東幫人看倉庫,月收入僅2000元,而妻子則留在當地一家酒店當服務員,以便照顧長期生病的兒子和年邁的父母。

  2014年,入不敷出的鄭建彬一家,被納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搭幫謝校長和郭隊長出主意,幫我在家門口找了一門生計。”2017年,鄭建彬的對口幫扶人、南岳區第一中學校長謝小才和黃竹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郭峰,來到鄭建彬家了解家庭情況,給他帶來了生活轉機。

  “他家地少勞動力也少,很多產業做不了。我們了解到他父親原來會做豆腐,就建議他自己開一家豆腐店。”謝小才說,考慮鄭建彬的家庭情況,工作隊幫他申請了產業扶持資金,并一起籌劃廠房建設和設備采購。

  經過充足的準備,2019年春節過后,鄭建彬家的建彬豆制品作坊正式掛牌生產。

  要打開市場,就要與眾不同。在郭峰的建議下,鄭建彬的小店,在堅持傳統工藝生產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豆腐生產工藝。

  “我還特地去衡山縣福田鋪鄉學習了好幾次,那里做的豆腐遠近聞名。”鄭建彬說,老師傅們傳授的秘訣都很一致:一定要用傳統的方法、優質的原料,制作最好的豆腐。

  漸漸地,鄭家純豆、無添加制作的“土豆腐”得到周邊群眾的喜歡,鄭家的豆腐事業也越做越俏。“每天賣得100多斤,預計今年能賺5萬塊,脫貧不愁,致富都有盼頭了!”嘗到甜頭的鄭建彬夫婦,干勁十足。

  銷量上去了,新的煩惱卻也來了。鄭建彬的豆腐店每天都會產生幾十斤的豆渣,清理起來頗為麻煩。

  “怎么辦?”鄭建彬又找謝小才和郭峰討主意。

  “豆渣是優良的有機飼料,不如養點豬?”謝小才和郭峰給出了新思路,這與鄭建彬擴建豆腐店的想法頗為投契。

  “我先擴大規模,把豆腐皮、豆腐干等豆制品做起來,再一邊學習養豬知識。”鄭建彬說,想明年辦個小型養豬場,并請些在外打工的貧困老鄉回來幫忙,讓大家都在家門口掙錢。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