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江蘇南通如東縣東臺夫婦的高涂養殖致富路

   日期:2014-12-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0    評論:0    

  伴著陣陣號子聲,七八個捕撈工半身浸沒在11月的塘水中,干勁兒十足地收著網。當天正是賁成山養殖的魚蝦出塘的日子。這張網里裝的鯽魚、花鰱魚和南美白對蝦,是賁成山夫婦耗費一年心血的回報。

  2013年11月17日, 55歲的賁成山和妻子戴美芳舍棄在東臺老家經營十幾年的水產飼料生意,帶著6個養殖戶來到栟茶養殖園區,走上高涂淡水養殖的道路。作為養殖園區的第六批投資者,賁成山總結前者投資失敗的原因,決心依靠養殖戶們幾十年的經驗,共同致富。家鄉當地的土地被不斷復墾和征用,和他們有著十幾年生意往來的養殖戶,逐漸丟失了養殖的地方。“養殖戶變少了,我們也漸漸沒有生意可做了”,妻子戴美芳坦言。經過多方打聽,賁成山了解到栟茶養殖園區的水質鹽度較高,有利于降低魚蝦的發病率,夫妻倆毫不猶豫地過來投資。

  栟茶養殖園區雖然地處黃海邊,但是,賁成山并沒有利用臨近的海水資源,一反常態地,他流轉了2300畝土地,請來技術員跟蹤服務,進行機器化的高涂淡水混合養殖。據他介紹,高涂是在海堤外緊靠海堤的地勢較高的高潮區,養殖本身具有受潮汛影響小、水質控制能力強的優勢,且與傳統的人工養殖相比,機器喂養的新方式,能保證魚群的長勢適中。從鹽城過來拖魚的王成峰告訴如東日報記者,之所以選擇賁成山的魚蝦,就是看中了他養殖的魚蝦塊大肥美、個頭均勻、味道鮮美,“運到成都市場,味道和剛出塘口時差不多”。

  “來開發的時候,我們對這里的氣候很不適應”,回憶起去年此時,戴美芳仍感觸頗深 ,近一年的養殖經歷,改變了她許多。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養殖園區的海風大、黃沙多、灰塵重,過來沒多久的她,皮膚粗糙了,也變黑了,甚至“老家的朋友們都快不認識我了”。吃養殖這碗飯的人,不僅要吃苦肯干、耐寂寞,有時候也得靠老天幫忙。賁成山怎么也沒想到,今年夏、秋季陰雨連綿,缺少光照,魚蝦的長勢緩慢,甚至出現了浮頭。“萬物生長靠太陽”,全部資金都投入進去的他心急如焚。所幸,高科技的養殖技術增強了魚蝦的抗病率,這讓賁成山也稍稍放了點心。

  雖然,前期的開塘耗時過長,加之中途遇到的諸多困難,導致賁成山魚蝦出塘的時間大大拖延。但是,苦心人,天不負。賁成山估計,平均每個魚塘的產量能達到20多萬斤,按照13個魚塘的總數計算,待完全出售后,每個養殖戶能賺得15萬左右。

  盡管,第一年養殖的情況不如賁成山的意,但是,他仍然看好如東的高涂養殖業,準備明年加大魚苗和蝦苗的投產量,同時,采用先進的電腦管理技術,確保養殖的魚蝦更加高產,獲得高收益。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