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南京浦口:試驗“稻鱉共作” 效益勁增近十倍

   日期:2018-10-2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384    評論:0    

  秋收至,稻田美,老鱉肥。南京浦口區永寧街道青山社區村民趙學山家的稻田里,金黃色的稻穗顆粒飽滿,邊上一圈回字形水溝里,工人們正在捕撈老鱉,一派豐收景象。

  稻田里養蟹、養蝦、養魚、養老鱉……這種“稻漁綜合種養”模式能夠實現一地雙業、一水兩用,一畝雙收,由于大量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對于提升農產品質量、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增加農民收入等都起到很好的效果。趙學山是水稻種植大戶,過去種雜交稻,每畝收益約在1500元左右,扣除土地流轉的費用和種糧的成本,每畝凈收益只有200多元。今年試驗“稻鱉共作”綜合種養模式,老鱉收益加上改種高品質粳稻的收益,每畝凈收益超過2000元,效益增加了近10倍。“今年第一年試驗,沒有經驗,老鱉跑了一些,相信明年收益還會更好一些”。

  趙學山介紹,“稻鱉共作”是在每年6-7月份,水稻插秧以后,放養0.8-1.2斤的老鱉苗種,一般每畝放養50只,等到了水稻收割的季節,老鱉也長到1-1.5斤左右,即可上市。老鱉通過稻田野化,品質有了極大改善,“我養殖的老鱉屬于半野生,今年的行情大概在80元/斤,比市面上老鱉價格高一倍。”

  除了老鱉的收入,稻田里的稻米也因為品質提升而身價倍增。由于老鱉在稻田里抓蟲為食,水稻病害少了,農藥施用量比往年減少了80%,此外老鱉的糞便可以就地作為水稻的有機肥,化肥的施用量比往年減少了60%。雖然水稻產量略有下降,但種植出來的都是有機大米,口感更好,趙學山也計劃著今年打自己的大米品牌,這樣售價也會更高些。他說:“今年我拿出285畝田進行‘稻鱉共作’試點,嘗到了甜頭,明年我要擴大面積,準備發展到500畝。”

  趙學山的發家致富得益于“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在南京市的大力推廣。去年,市農委就召集部分種植大戶進行集中培訓,并外出觀摩,學習“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的各項技術,在推廣過程中,市水科所和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專家還定期到田間地頭進行指導。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