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安徽:回鄉念起“養魚經” 促鄉親脫貧致富

   日期:2018-09-2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345    評論:0    

  清晨6點,位于肥西縣三河鎮龍安社區的黑魚養殖扶貧產業園,上萬條黑魚浮出水面,攪動起浪花,工人們忙著給它們喂食。魚塘岸邊的飼料桶旁,往水里撒食的一位皮膚黝黑的精壯中年漢子,正是阮守云。

  回想往昔時光,阮守云表示那是最難忘、最刻骨銘心的。1989年,17歲的阮守云獨自前往大都市上海,帶著滿滿的一腔熱血想著要出去闖一闖,困了睡馬路、橋洞、渴了喝自來水、一天啃一塊錢的面包,這些他都干過。

  后來的阮守云,在食品加工行業摸出了一條路,慢慢地自己做起了銷售、生產。2016年,在上海成立了一家食品公司。正當生意風生水起時,得知家鄉的脫貧攻堅計劃,于是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來發展。

  在當地政府和村民的幫助下,阮守云流轉了土地130.7畝和村集體荒灘荒水44.3畝,投資300萬元,建成80畝標準化魚塘,就這樣在家鄉開始了和黑魚打交道的生活。

  生產初期,魚塘需要投放黑魚苗種4萬公斤。雖然黑魚相對于其他魚種來說比較好養,作為食肉魚,80畝魚塘里每天要投放近6000斤鴨肝。成魚的畝產可達1700公斤,每畝利潤23800元。

  “安徽黑魚養殖市場還處于空白,雖然黑魚耐運輸、好養活,但如果技術不成熟還是無法高密度生產。”說到技術,阮守云充滿自信。一畝魚塘投多少料,魚可以吃飽,可以不自相殘殺,怎樣進行藥物控制,魚才能不患病、不傳染,這些問題他都了然于心,“只要我往魚塘里瞄幾眼就能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黑魚養殖扶貧產業園的辦公用房和道路是三河鎮政府利用扶貧資金建成的,提供給阮守云使用。養殖崗位用工優先提供給貧困戶,對貧困戶就業采取靈活方式,可長年做工,也可臨時做工。

  “要把周邊想養魚的農戶都帶動起來,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撐、魚料原料等。”談到產業前景,阮守云創新養殖方式,按生活習性選擇上層黑魚、中層花鰱、底層鯽魚,喂食魚餌產生的糞便,是很好的有機肥,還可以放養部分甲魚,淘汰的劣質黑魚也是喂養甲魚上等的魚料。如此循環使用,既不浪費又能減輕環境污染。

  如今,一年過去了,黑魚養殖扶貧產業園年產黑魚可達到145萬斤,產值2000余萬元,帶給貧困村每年4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并且根據黑魚養殖生產的人力需求,產業園優先吸納在村的有勞動力且有意愿的貧困人口就業。

  “等到11月份,黑魚就可以長到五六斤,是制作酸菜魚的好食材。不僅合肥還有外地的農貿市場和大飯店都在預訂,現在供不應求。”阮守云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