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荊門:蔬菜產業造福一方

   日期:2018-04-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16    評論:0    

  一進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蔬菜大棚,公路兩旁的一方方淺水池,便是蔬菜的澆灌用水。三三兩兩的人群或在整理大棚,或在整理蔬菜裝車。

  “我們村里,每3畝田就有2畝種的是蔬菜。”在大棚勞作的橋河村7組脫貧戶陳先文對記者說。

  在荊門拾回橋鎮,橋河村是最早發展蔬菜產業的村,全村300多戶農戶,總耕地面積6000余畝,其中4000畝土地拿來種植蔬菜。農民加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制定的“綠色有機無公害”標準化蔬菜生產操作流程種植,產品由合作社統購統銷。

  陳先文有3畝2分地,種了6個大棚,專種空心菜、香蔥、白梗芹菜三個品種,市場行情好每畝能收入1萬多元,一家4口人的生活全靠這3畝多田。

  在陳先文耕作的同時,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則擠滿了人。

  “辣椒種植一定要注意……”授課專家的講解吸引了各村的蔬菜種植戶。大家不僅聽得認真,傳統的、科技的手段也一個沒落下:幾乎每個人面前都有本子和筆,飛快地記錄著專家講的重點;專家面前的講桌上堆滿了正在錄音的手機;不少人口袋里還帶著U盤,打算把專家的課件拷回去仔細學習。

  “按照我們現在采用的技術,豆角畝產可接近2000公斤,每畝兩至三季保守收入5000元左右。”被邀請來講課的湖南專家對記者說,如果是種植特色黃貢辣椒,畝產收入將更高,行情好的時候,產值是種植傳統作物的3倍。

  在鎮里大力培植下,一村一品很快形成規模,如:橋河村專業種植空心菜、香蔥、白梗芹菜;東風村專業種植紅白菜薹、芥菜;七里村專業種植豆角;大新村及王橋村專業種植辣椒。

  全鎮先后成立了橋河村蔬菜專業合作社、東風村紅菜苔專業合作社、沙洋縣食回瞧蔬菜專業合作社、沙洋三家店生態農業合作社,發展蔬菜經紀人43人,培養技術人才18人,吸納會員365戶。并以橋河村為中心形成了蔬菜產業片區,種植總面積達1.2萬畝,其中大棚蔬菜種植面積4800畝,年產蔬菜8萬噸。

  去年,拾回橋鎮引進橋河冷鏈物流、拾回橋味美鮮食品等企業,形成了集供應、生產、加工和銷售于一體的蔬菜深加工產業鏈。

  蔬菜產業發展后,該鎮把蔬菜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工作有機結合,通過吸納貧困戶加入合作社或承包閑置土地發展蔬菜產業等方式,使貧困戶逐年增收。

  “我們日加工能力2萬公斤左右,拾回橋鎮蔬菜產業基地完全滿足我們現在的原材料需求,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拾回橋味美鮮食品有限公司劉志遠說,公司在發展的同時還為周邊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凡在檔貧困戶均可到蔬菜基地打工,從事摘菜、裝菜等工序工作,按每小時6-8元計價,可年增收上萬元。

  去年,拾回橋鎮將130萬元產業扶持資金以股權化的形式入股合作社,所獲紅利10.4萬元分給233戶貧困戶,每戶分得190元—2000元不等,可以連續分紅3年。目前,該鎮841戶貧困戶已有180戶通過蔬菜產業實現脫貧。

  隨著蔬菜產業的發展,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徹底甩掉“貧困帽”,過上幸福的日子。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