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大學畢業的他沒有選擇留在城市,而是帶著同樣是大學生的女朋友回到荒山種果樹,這或許在當時會被不少人不理解。可如今,他不僅自己實現了夢想,還帶領著家鄉的村民勞動致富,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家家戶戶蓋起了小洋樓。他就是云陽大可農業開發有限總經理楊大可。
大學畢業帶著女友回鄉務農
1999年,楊大可從四川大學應用電子系畢業,即被成都一家通訊公司錄用。走出大山跳出“農門”,是許多山里娃一輩子的夢想。就在家里人為他能在城里扎根感到高興時,楊大可卻決定,辭掉工作帶著西南財大畢業的女朋友回老家云陽無量山種果樹。
而這原因,來自于從小爺爺對他的教誨:“我從小就聽爺爺說,你對一棵樹好,它就一定會給你回報。”而他大學期間多次去成都龍泉驛游玩,那里的特色觀光農業,讓他大開眼界。他想到爺爺說過,越是貧困落后的地方,越需要技術和人才。解放前畢業于武漢大學農業系的爺爺,就回鄉種過梨樹,家里至今還有幾十畝梨園。現在國家政策這么好,為何不回老家干一番事業?
回到家鄉務農,楊大可白天和父母上山開荒、除草、打窩;晚上抱著書自學梨樹種植技術。一個月后,后山的荒坡開墾出來了。楊大可拽著父親,向親戚朋友借款5萬多元,跑遍湖南、北京、吉林等十多個省市,引進了300多個梨樹品種,決心放手一搏。
2003年,無量村梨樹種植初具規模,面積達到2000畝,水果批發商排隊上門收購。2005年,楊大可注冊了無量山第一個品牌“大可牌”水晶梨,還創建了云陽縣水晶梨專業合作社,號召鄉親們都加入。2006年7月,楊大可入黨第一件事就是,把種植技術傳授給村民。楊大可發起創建了云陽縣大果水晶梨專業合作社,以包成活、包技術、包回收的形式,與附近村民簽訂了合作協議,帶領村民致富。
如今,楊大可和村民們開墾出3萬多畝果園,種植了46種水果。4到11月,車厘子、無花果、八月瓜、水晶梨、蒙娜麗莎李進入豐產期,通過物流發往全國,賺回真金白銀。
著力打造高效生態經濟園
在楊大可看來,傳統農業看天吃飯風險大,著力打造高效生態經濟園才是出路,樹下種草、以草養羊,羊糞又成為肥料;飼養蜜蜂為果樹授粉,還可以收獲高質量蜂蜜。采摘季果園向游人開放,色彩繽紛的水果和野生的藥材、蘑菇,讓都市人享受大自然的豐富饋贈。一系列精細化管理讓收入渠道多元化,即使碰到霜凍、冰雹或其他突發災害,果園依然有穩定的收入,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無量山有了名氣,引得全國各地的果農都來找楊大可學致富本領,他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只有產業發展了,用產業帶動基礎設施的配套,才是當前鄉村最需要、效率最高的致富法。“用這樣因地制宜的方案,我們目前為全國76個果園提供技術支持,幫助他們做大產業的同時,帶領當地鄉親致富。”
“ 這些年,我們一對一實質性指導、協助,幫助過300多人建立果園,電話咨詢多得更是沒法統計。”楊大可介紹,隔壁村有位中年聾啞人,家里有幾棵梨樹,了解到他們引進的水晶梨比本地黃花梨價格高十倍,就專程前來學習。“我馬上安排技術員到他家免費幫他嫁接,第二年,他抱著一個3斤多的水晶梨王,穿著一雙草鞋跑了40里多里山路趕來送給我。他質樸、憨厚的笑容,我至今記憶猶新,讓父老鄉親需要掌握致富的方法,不僅創造財富,更創造的是幸福啊!”
“如今,當農民也是金飯碗,因為開啟綠色銀行的鑰匙,就掌握在有知識、有本領、有擔當的年輕人手里,只要你愿意,希望的田野上一定會點燃你燦爛的未來!”楊大可在堅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要肯奮斗就能創造屬于自己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