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yǎng)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楊媚:用結婚的錢蓋了大棚 帶領村民種綠色蔬菜增收

   日期:2018-03-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32    評論:0    

  楊媚出生在榮昌區(qū)吳家鎮(zhèn)雙流村,父母本希望她能走出農村,沒想到,她高考時報了農業(yè)專業(yè),畢業(yè)后到了農業(yè)公司上班,現在又回到了農村。近日,這個用結婚錢蓋大棚的村支書,獲評2017年度“重慶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

  2009年,畢業(yè)于四川農業(yè)大學的楊媚進入潼南一家蔬菜企業(yè),短短兩年時間便成為技術主管,掌握了先進的蔬菜大棚技術。“我來自農村,我想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更直接地服務農民。”2011年,楊媚辭職,通過考試回到家鄉(xiāng)雙流村擔任村主任助理。

  回到村里,楊媚發(fā)現當地種蔬菜的不少,但大都是傳統的粗放型栽種方式,效益也一般。她打算發(fā)動村民搞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產值,但村民不相信她這個年輕女娃:“我們種菜的時間比你年齡都大,你懂啥子?”

  沒人肯建大棚,楊媚決定自己先建起來,“等大棚有了收益,大伙兒自然就肯干了。”

  2011年12月,楊媚和未婚夫拿出原本用于結婚的錢,湊了12萬元,建起8個標準化蔬菜大棚,栽種黃瓜、茄子、番茄。他們又用剩下的建筑材料,在大棚旁搭了個簡易窩棚。為了不影響村里工作,楊媚每天早上6點過就起床打理蔬菜,8點到單位上班,下班后又“泡”在大棚里。到黃瓜收獲時,她和未婚夫戴著頭燈采摘,忙到早上一兩點。

  第二年3月,楊媚栽種的第一批黃瓜上市了,每斤賣到3元2角。消息一傳開,村民們都來討經驗。按照當地的傳統,黃瓜、茄子這些蔬菜要三四月份天氣轉暖才能栽,等到五六月份大批上市時自然也少了競爭力,黃瓜均價也就每斤1元左右。

  為滿足村民的需求,楊媚在村里辦起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培訓班,免費講解栽種技術,還建立起田間學校,邀請市農科院專家下村開展技術培訓和田間指導,讓村民更好地掌握現代農業(yè)種植方法。

  在楊媚的帶動下,雙流村先后有近100戶村民建起了500余畝蔬菜大棚。“每畝大棚蔬菜產值1.5萬元,是露地種植的3倍以上。”楊媚告訴重慶日報記者。

  楊媚還帶領農戶走生態(tài)農業(yè)之路,引導農民用有機肥、生物農藥,開展綠色生產,先后培育申請了10多個農業(yè)部認證的無公害產品,目前還在申請綠色蔬菜認證。

  2013年,楊媚在蔬菜大棚內舉辦了簡單的婚禮,用來待客的都是自己大棚里種的小番茄、小黃瓜。村民們的信任也讓楊媚在當年的村支部換屆選舉中,全票當選為雙流村村支部書記。

  回想這7年的歷程,楊媚說,她熱愛美麗鄉(xiāng)村,愿做一個懂農業(yè)、愛農村、愛農民的新時代“三農人”,為鄉(xiāng)村振興奮斗。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