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從“菜鳥”到專家:朱友誼十年專研榛業成致富帶頭人

   日期:2018-03-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331    評論:0    

抱著剛剛滿百天的小公主,朱友誼的眼里,滿滿都是愛。“她是我2018年最大的收獲,也是我在榛子行業奮斗了10年,結出的最想要的果實。”用朱友誼的話說,如果不是這10年在榛子行業打下的經濟基礎,也不會有要二胎的計劃,現在一兒一女的他,更有了繼續“戰斗”的動力,他不僅僅要為家人營造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更要帶領信任他的鄉親們一起致富。

 

在東北三省的榛子行業里,說起朱友誼,或許知道的人不多,但提起朱“五一”,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1977年的5月1日,朱友誼出生于開原市松山鎮榆樹溝村,因此,家里便給他起了一個乳名——“五一”。初中畢業,“五一”就想自己干養殖業,但學醫3年、從醫7年的他沒有攢下一分錢的創業資金。轉行做了4年的銷售,口袋里還是和10年前一樣空空如也。

 

2007年,他和妻子汪紅艷組成了幸福的小家庭,兩個人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為了讓母子倆生活穩定,“五一”把他們安頓在老家榆樹溝村,自己獨自在外奮斗。因為天天想念妻兒,他在老家裝上了互聯網,成了十里八村用上互聯網的第一人,也正是這一舉動,成就了他“無意插柳柳成蔭”的榛子行業領頭人。

 

汪紅艷是個有文化、思想前衛、樸實能干的妻子,“五一”在外邊做銷售,她在家里也不閑著,經常在網上搜索農村致富項目,無意間發現了雜交大果榛子。“當時搜索到大果榛子這個項目后,我就跑到本溪花了1500元買了100棵雜交大果榛子苗,栽了一畝地。碰到剪枝或者病蟲害等不懂的問題,就在網上查資料,或者去問村里種榛子的鄉親。”汪紅艷說,他們就這樣不知不覺邁上了幸福的致富路。

 

2008年,上有老下有小的“五一”,毅然決定回老家,他要給妻兒一個安穩的家,也要對養育他的父母盡孝道。回家后,夫妻二人買了一套不到60平的房子,為了還房貸,“五一”做起了大白工,“當時房地產行業正是紅火的時候,我這份‘白領’工作,確實在經濟上給予了我支撐,但這不是我最終的目標,我從未停止過向我的目標努力。”“五一”堅定的對記者說。

 

鄰居求助汪紅艷幫忙在互聯網上發布賣榛子苗的信息,無意中幫了“五一”和妻子的大忙,從那以后買苗的電話越來越多。兩個“門外漢”面對客戶提出的各種專業問題,“現學現賣”,不是上網搜,就是到處問,這股鉆勁兒,讓鄉親們十分佩服。后來訂購榛子苗的人越來越多,“五一”就開始自己繁育榛子苗。從開始的兩三畝到后來的上百畝,“五一”帶動了周邊親戚、鄰居們開始一起育苗,夫妻倆不知不覺的成了榛子苗經紀人。

 

“一來二去,我們就發現了很多門道兒,比如,全國野生榛子的生產多數還處于原始自然生產狀態、榛子園買賣市場的形成凸顯出榛子苗的大量需求等等信息,都是在這一階段摸索出來的。我要感謝互聯網,就是互聯網給我們夫妻引上了致富路。”“五一”對記者說。

 

“五一”獨創的“蜘蛛網狀”榛園帶狀復墾技術、榛園病蟲害防治和新建榛園規劃等技術響徹全國的榛子行業,多次被中國經濟林協會評選為優秀會員、先進個人,他的榛園也被評為“中國經濟林協會榛子生產示范基地”。

 

2013年,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榛農一起成立了開原市眾鑫榛園種植專業合作社,主管技術指導和種苗銷售。為了節約農資成本,他還親自到北京、上海、山東等地去聯系農藥廠家直接采購,統一合作社用藥方案,保證榛子無公害。在他的技術指導下,社員們的榛子產量從原來的三五十斤突增到兩三百斤。合作社以技術、品質和實力在短短的3年內發展成為當地致富帶頭企業,2015年被國家林業部評選為“國家級林業專業示范社”,每年接待參觀學習者1000余人次。

 

幾年來,他在QQ空間和微博發表了榛子技術相關文章150余篇,累計瀏覽64000多人次;跑遍50多的地區,累計8萬余畝的榛園進行交流和學習,收集了3000多張珍貴的病蟲害照片;每年在各地舉辦技術講座幾十場,累計受益人次近萬人。目前,他已建設了8個園藝化榛子生產示范基地,共9600畝榛園已全部實現園藝化管理。在他引導和影響下,周邊8萬多畝的榛園正逐步實現科學化管護。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