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集賢縣以提高糧食產能為重點,以農業科技創新、加強農田基本建設、發展農村社會事業、落實惠農政策為手段,采取多項積極有效措施,推動農村生產力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持續增收,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登上新臺階,預計糧食總產23.01億斤,比上年增長26.4%。
搶前抓早備春耕。集賢縣上下把春播生產作為再奪農業豐收的一場硬仗來打,面對今年全縣備春耕生產前期氣溫回暖快后期低溫多雨形勢,按照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敢于正視困難,牢固樹立抗災保種思想和信心,三月初開始抓備耕,做到“六早”,即資金早籌措、物資早準備、科技早培訓、農機具早檢修、農資打假早動手、科技示范早規劃。并積極協調信用社加大支農信貸額度,共投放貸款近7.2億元。全縣水稻4月10日開始播種,5月9日插秧,玉米于4月23日開始播種,比往年早一周左右,于5月28日完成了農作物播種、插秧工作,春耕取得階段性勝利。
努力調優種植結構。圍繞糧食產能建設,立足縣情,調整種植結構,按照三大作物“增玉米水稻、減大豆”的調整思路,科學引導,全力推進,實現了糧食面積不斷增加、經濟作物布局合理、種植結構明顯優化的良好發展態勢。2014年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90.97萬畝,其中水稻22.76萬畝,玉米152.64萬畝,大豆1.2萬畝,馬鈴薯0.35萬畝,經濟作物14.02萬畝。
全力搶秋收。9月下旬以來,全縣降水偏少,以晴好天氣為主,對秋收極為有利。按照省秋收會議精神的部署,全縣抓住有利時機,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強化組織領導,全力組織各方力量,采取干部、技術人員包鄉村,實行逐級責任推進制,確保糧食顆粒歸倉,應收盡收。經過全縣農業工作者的不斷努力、攻難克堅,水稻于10月23日、玉米于10月27日收割結束,圓滿完成了全縣秋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