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普洱岔河村養牛致富拔“窮根”

   日期:2018-01-0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27    評論:0    

  近日,記者到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芒信鎮岔河村采訪,看到新興起的肉牛產業正帶動著岔河村貧困戶脫貧致富。

  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芒信鎮岔河村轄14個村民小組,共有449戶、1814人。以種植經濟作物甘蔗、咖啡、橡膠和農作物旱地谷、水稻、玉米、大豆等為主。現有建檔立卡戶114戶386人。

  發展產業是貧困戶持續增收的關鍵,只有通過產業發展才能實現穩定脫貧。岔河村“兩委”班子經過多次調研,廣泛征求群眾意見,決定在岔河村實施肉牛養殖項目。芒信鎮黨委政府申請扶貧項目投資150萬元建設養殖規模為350頭的肉牛產業發展養殖場,由167戶建檔立卡戶向孟連農村信用社貸款300萬元作為企業發展資金,選定口碑好、講信用、養殖技術成熟、有穩定購銷渠道的孟連紀誼牧業與岔河村簽訂經營肉牛養殖項目合作協議。采取“村黨總支+企業+基地+農戶”模式,養殖場由孟連紀誼牧業經營,農戶負責提供有償飼料。

  芒信鎮岔河村肉牛養殖場場長車建銀說:“養殖場現有存欄肥牛300頭,投資450萬元,與岔河村合作,扶持發展種植業。以前農戶種一畝地一年只能得到收入500元,現在通過種植并出售皇竹草、青玉米飼料和甘蔗梢、稻草等飼料,每畝可收入2000多元。”

  肉牛養殖實現貧困戶多渠道增收脫貧。一方面,農戶到養殖場打工,不但可以獲得勞務收入,而且可以學到技術為今后自己發展養牛打下基礎。另一方面,農戶通過種植出售皇竹草、青玉米飼料、甘蔗梢和稻草等獲得收入。同時,根據孟連紀誼牧業與岔河村簽訂合作協議,養殖場每年付給岔河村35萬元。岔河村燈科上組村民小組長李開榮說:“種植一畝皇竹草每年收入2250元,青玉米、甘蔗梢和稻草也可以賣作牛飼料,還有分紅收入。”

  岔河村把35萬元以分紅的形式分給資金入股戶和非建檔立卡戶:資金投資入股的2017年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每戶分配1800元;資金投資入股的已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每戶分配600元;無勞動能力或患重病的特殊貧困戶,由村民代表大會議定,每人每年最高可補助500元;非建檔立卡戶每年每戶分配100元;考上大學的農戶家庭入學當年給予一次性資助,大專每人500元,二本每人1000元,一本每人1500元。

  肉牛養殖在帶動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的同時,還可以發展壯大岔河村集體經濟,發展社會公益事業。35萬元收益分配資金剩余部分作為集體經濟;肉牛養殖每年劃撥52500元作為村黨總支活動經費。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