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城旌德縣三溪鎮路西村3A級景區“空中茶園”的腳下,有一間濱河民宿,6間標間常常供不應求,店里的土特產更是銷售火爆,屋外展示墻上還有不少外國游客留下的贊賞語言。店主是當地人,64歲的馬來青,很難想象幾年前他還是村里的貧困戶。如何脫貧的?馬來青說正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兩山理論”,他的民宿和帶來民宿生意的“空中茶園”,都是這么來的。
路西村有片上世紀六十年代種植的老茶園,由于疏于管理,效益低下。近年來,該村整合扶持集體經濟發展基金、茶葉產業項目資金,在茶園新增800畝滴灌設施,讓老茶園煥發了勃勃生機,并新建了1公里瀝青道路,將茶房修葺一新,打造“空中茶園”景點。為經營好空中茶園景點,該村創新方式,以空中茶園為核心,把村集體512萬元資產打包,委托江蘇客商合作經營,用于旅游開發,創成了3A級景區。通過空中茶園旅游開發,該村集體年基本收入達到23萬元,還可獲得景點門票分紅,過去靠茶葉“產品賣錢”的老模式變成了如今“服務掙錢”的新業態。
“從建設美麗鄉村轉型升級為經營美麗鄉村,明確‘全域旅游+精準扶貧’讓村民真正從旅游中受益,靠綠水青山脫貧致富。”路西村黨總支書記黃曉本介紹,自從開發了“空中茶園”景區,全村共帶動村民發展36戶農家樂、11戶農家客棧,餐飲、民宿、土特產銷售收入年均80萬元,還聘用了3名貧困戶從事保潔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利用鄉村旅游扶貧資金10萬元,購買了5臺自動售貨機,配置農產品銷售車2輛,專門向游客銷售貧困戶生產的農特產品。貧困戶李國健告訴記者,光旅游一項,他家的年收入就增加了8000元。通過發展全域旅游,路西村全村44戶貧困戶90名貧困人口2016年就全部實現脫貧。
站在路西村的空中茶園高處,眼前是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如今的路西村已成為旌德縣鄉村旅游發展的一顆閃亮明珠。對于未來,黃曉本表示信心十足,他告訴記者,茶園上正在建設帳篷木屋,以后游客來游玩,可以休憩,還能觀看采茶表演、古箏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