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生態中國頻道消息:日前,冬季時節,寒風陣陣,來到地處蒙山腳下的平邑縣卞橋鎮“全國農業科普示范基地”——時家村東嶺,只見該鎮貧困戶時光超正站在用扶貧資金新建的溫室大棚里采摘韓國辣椒。我舉目四望,只見里面的辣椒長勢一片喜人。老時高興地說:“俺這棚畝把地的韓國辣椒,收入個三、四萬塊錢不成問題!”。當我問有什么秘訣時,他娓娓道來:
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據老時講,不少菜農無論沖施還是追施,均以化肥為主。雖然有些沖施肥含有腐殖酸,但無機肥多以硝銨、尿素等氮肥為主,短期內蔬菜長勢好,但缺乏長期效應。
追施肥與沖施肥相結合。此外選用肥料要以多元復合肥為主,采取追施與沖施相結合的辦法,一方面解決表層根需肥問題,另一方面追肥能活化土層,增加根系,緩解肥效。
大水與小水沖施相結合。再就是不少菜農無論苗期、結果期均以大水沖施肥,使得肥水過大,引起苗病、爛根、漚根。無論生物肥、有機肥、化肥都要看苗用肥,合理用量,并且肥水過后及時中耕松土。
生物肥與化肥相結合。“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他認為生物肥要用“百事康”。他特別強調說:“‘百事康’微生物有機肥富含十幾種有益菌,具有活化土壤,調節養分的功效,與無機肥配合施用,能解除肥害,增加土壤有機質,促進根系發育。”
聽老時談完一席蔬菜“種植經”,筆者不僅暗暗點頭稱妙。為此不吝私心,特向廣大農民朋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