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機、去皮機、切分機、微波脫水機、真空包裝機……近日,在北京市綠富農果蔬產銷專業合作社的加工車間里,各種功能不一的機器讓記者看得眼花繚亂。細問起來,原來這些機器的最終目標就是讓一顆新鮮土豆脫水變成一片片香脆的薯片。
“別看都是薯片,制作工藝大不相同,這種脫水薯片非油炸、零添加劑,更加健康。”北京市農業局農技推廣站高級農藝師韋強介紹說,脫水蔬菜作為農產品深加工的一種,具有新鮮農產品的色、香、味、形、質,以及便于貯運等優點,已經成為農產品加工、增值的一種重要手段。制作過程中應用微波使蔬菜脆化,不添加、不噴灑食用油脂,更符合現代健康消費潮流。
據了解,脫水農產品食用方便,適應現代人快節奏和高效率的生活方式,以美國、西歐、日本、韓國、東南亞和中東的需求量最大。脫水農產品在國內也有巨大的市場潛力,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干制品比例較低。目前我國脫水蔬菜的加工量,僅占總產量的10%左右。
對此,北京市農技推廣站在綠富農果蔬產銷專業合作社建立了農產品高效脫水加工示范基地,引進、研發了農產品高效脫水加工生產線,能夠實現自動去皮、切分、加熱漂燙、冰鎮降溫、振動瀝水、熱風脫水、微波脆化、真空包裝等作業。目前,已開發了西紅柿、秋葵、土豆、甘薯、茄子、蘿卜等零食和菜用兩大系列的脫水產品共10多種。
合作社理事長聶海生介紹說,用800克鮮食西紅柿可制作成80克脫水西紅柿酥,售價從4元多增至30元,而且生產工藝簡單。今后將針對觀光休閑農業開發游客加工體驗項目,通過手工制作成伴手禮,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