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幾個月,今天我們的第一批育成豬終于成功出售了。”24日,闖王鎮龜墩村支書焦元畈在第一批溫室豬全部賣完之后興奮地說。
龜墩村是2017年省定貧困村,交通閉塞,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0戶326人。貧困戶貧困程度深、無資金無技術、產業基礎落后、村級集體經濟薄弱。
為促進龜墩村脫貧出列,該村與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發展溫室養豬產業。在縣市統戰部、鎮委鎮政府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該村修建了通往豬棚的產業路2公里,同時成立了“紅色股份”公司,由村民和村集體共同投資110萬,在今年5月下旬建成可一次性養殖1000頭豬的溫室豬棚一個,并在6月初引進豬仔1000余只。
“仔豬經過5個月的成長,毛重可達120公斤,周期短,見效快,收益高。”焦元畈算了一筆賬,當前肉價15元/公斤,每頭豬可賣1800元,除去成本和人工,每頭豬的純利潤可達140元,每批豬出欄量1000頭,總利潤為14萬元,按照紅色股份比例分紅,每批豬可實現村級集體增收4萬元,按照每年養豬2.4批計算,村集體年純利潤可實現9.6萬元的增收。
“一天喂三次豬食,打掃一次衛生,工作十分輕松。”在豬棚里的飼養員、龜墩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義勇說。與王義勇類似,溫室養豬產業帶動貧困戶加上貧困戶務工增收,共計帶動貧困戶12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