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無錫宜興市徐舍鎮聯星村,村民們正忙著挖蓮藕。一節節剛挖出來的蓮藕密密麻麻排放在河塘邊上,等待著被運輸進廠進行清洗、切段、包裝。雖是冬雨綿綿,寒風料峭,但感受著畝產5000余斤的大豐收,村民們的臉上盡顯喜悅神情。
四面環湖的聯星村是一個純農業大村,也是全省最大、地勢最低的圩區,以往只要雨水一多,村里的稻田就會被淹。去年夏天的“暴力梅”更是讓6000多畝良田化為澤國。糧食種植“看天吃飯”,聯星村的穩定村級收入年均不足40萬元,村民年均收入只有1.4萬元。為了摘掉“經濟薄弱村”的帽子,今年春天,聯星村化劣勢為優勢,引進了更適合這片圩區種植項目——蓮藕。
在對口幫扶單位市公安局和其他相關部門的協助下,聯星村建立了“集體土地流轉合作社”,一期流轉4000畝土地,專門開展蓮藕種植,村民土地流轉收入翻了一番。并通過建立“農村勞動力合作社”,將本地村民進行勞動力轉移,在蓮藕種植等項目上獲取勞動收益。村民周繼根就嘗到了這樣的甜頭。他說:“我種了大半輩子水稻,村里地勢低洼,糧食產量一直不高,收入自然也不高。現在村里把土地流轉掉,我們不僅有流轉款,還可以去打打零工增加收入。”
種植蓮藕,只是昔日澇田華麗變身的第一步。聯星村的蓮藕種植基地明年將擴大到8000至1萬畝,成為全省最大的蓮藕種植基地。同時,在宜興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蓮藕深加工項目也在加緊規劃建設中。“將來,我們種植的蓮藕不僅能就近進行粗加工,降低運輸成本,提升保存期限,還會被深加工成藕粉、桂花糖藕等產品。”“我們村里土好、水好,零污染,以后我們的產品不僅要銷往全國各地,還要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其他國家去!”談起蓮藕經濟的發展,聯星村的村干部和村民們都滿懷信心。
在發展蓮藕種植、蓮藕加工的同時,聯星村還將打造“農家樂”“藕花節”等特色鄉村旅游項目,提高資源利用效益,加快脫困轉化步伐,讓村民分享更多農業全產業鏈和價值鏈增長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