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馬鈴薯種植的最佳時節,普洱市景東縣文龍鎮的田間地頭鐵牛轟鳴,鋤頭翻飛,到處是老百姓忙碌的身影。
近年來,馬鈴薯種植已成為文龍鎮冬農開發的重頭戲,很多農戶更是靠此發家致富,老百姓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
走進文龍鎮文錄村保谷田小組的田里,農民正忙著放種薯、施肥、蓋土、蓋膜。保谷田馬鈴薯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蔡正林告訴記者,自合作社2014年成立以來,就不斷探索種植技術、引導周邊農戶共同種植馬鈴薯。目前合作社有社員54戶,種植面積達300余畝,合作社已經實現了統一進種、統一栽培、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今年改變以往種植模式,首次在保谷田使用機械種植馬鈴薯,減輕種植戶種植成本,提高種植效益,預計今年能實現機耕、機種、機收三機化。
經過多年的探索,文龍鎮已經成功摸索出了一條時間短、見效快、農民受益的發展路子——馬鈴薯規模化種植,預計2017年全鎮種植面積達22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