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帶領鄉親一起致富 貴安新區養蜂達人釀出幸福味

   日期:2017-10-3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54    評論:0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驅車前往貴安新區馬場鎮松林村,剛到村口,大家便被這個醒目的牌子所吸引。

 

  正如牌子上所寫的,如今的松林村,通過發展養蜂業和種植業,曾經的25戶貧困戶已經全部脫貧。而說起這25戶貧困戶得以順利脫貧,不得不提到的一個人,便是松林村百姓口中的養蜂達人韓建波。

 

  “我剛剛從外面回來,去新區申請養蜂資金了。”第一眼見到韓建波,瘦小的個子,一件黑色的西裝,無法將他與致富帶頭人聯系到一起。但就是韓建波,通過自己嘗試取得的經驗,在村里帶頭成立了養蜂專業合作社,自己脫貧的同時,還讓鄉親們一起致了富。

 

  時間回到2015年,在外打工的韓建波,生病住進了醫院。“住院的時候,有朋友送了幾瓶蜂蜜給我喝,幾瓶蜂蜜喝完明顯的感覺身體好轉了,當時便有了養蜂的想法。”據韓建波回憶,就是這一次住院,在他心里種下了養蜂的念頭。就在自己謀生這個念頭之后,家里人打來電話,告訴他現在村里正在尋找脫貧致富的產業,而且新區對于脫貧產業還有資金扶持。聽到這個消息,韓建波便毅然辭去工作回鄉。

 

  “松林村地處貴陽市的“水缸”之一的紅楓湖上游,既要脫貧致富謀發展,又要保持水源的干凈清潔,產業的選擇上必須得慎之又慎。”松林村主任魏德新告訴記者,韓建波回到家鄉后,把養蜂的想法向村支兩委匯報后,便得到了村里一致支持。

 

  “村里支持,但是大部分村民都還是持懷疑態度。”韓建波告訴記者,2015年回到村里,在村支兩委的幫助下,韓建波先行先試,用打工的積蓄,花了近萬元買了10箱中華土蜂回鄉養殖。

 

  “一沒經驗,二沒技術,完全就是邊學邊養。”回憶起剛剛開始養蜂時,韓建波苦笑著說。但就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年因為蜂蜜產量高,而且賣的價錢還不錯,韓建波收入了兩萬余元。

 

  嘗到甜頭的韓建波,養蜂的想法更加堅定,原先持懷疑態度的村民,也吃下了定心丸。“我們一年種植玉米,一畝地一年就七八百元的收入,而且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不計其數,現在我養了12箱蜜蜂,每年最起碼有25000元的保底收入。”如今靠著養蜂致富的陳光植,便是從最初懷疑到現在養蜂數量僅次于韓建波的村民之一。

 

  韓建波養蜂的事跡也被村里報給了貴安新區黨工委,2016年3月份,新區為村里提供了50箱蜜蜂,在新區的扶持下,由韓建波帶頭,松林村成立了養蜂合作社。

 

  “如今村里的25戶貧困戶都加入了養蜂合作社,新區今年又分兩次提供了近100箱蜜蜂,并派相關的技術人員指導。”韓建波告訴記者,貧困戶獲得的蜜蜂全部納入合作社,由他統一養殖,統一管理,然后貧困戶參與分紅。

 

  三年來,韓建波四處取經,到處走到處學,從門外漢到養蜂達人,從2015年在鄉親們懷疑的眼神中先行先試,到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如今,松林村已經養殖了200余箱蜜蜂。“按照每箱蜜蜂每年2000元的最低收入算,整個松林村每年的養蜂收入達到了40萬元。”韓建波告訴記者。

 

  既要綠水青山,又要發展致富。正如村口的牌子:“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松林村,記者看到的是百姓脫貧的信心,百姓致富的希望。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