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紅心獼猴桃里闖出致富路

   日期:2017-10-1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0    評論:0    

  “人生沒有絕路,只要你肯付出,不停下腳步,總有一條路會屬于你。”這不是黎承開的座右銘,而是他在打拼過程中的總結。南丹縣芒場鎮者麻有機紅陽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創辦人黎承開從離開家門的第一步起,就帶著不服輸的心理,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自主創業 彰顯實力

 

  1977年4月出生的黎承開,1996年畢業于河池學院。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西龍頭錳礦企業當保安。1997年,他到廣東東莞的一家玩具廠做業務員,經過幾年的打拼,口袋還是空空的。

 

  1999年,黎承開離開廣東,回到了家鄉——廣西南丹縣芒場鎮。芒場鎮是礦產資源大鎮,經過市場調研后,他成立了中介公司,通過收購礦的半成品——鋅粉來賺錢。2006年,黎承開三十而立,公司生意紅紅火火,有了一定的資本。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開始席卷全球,給正處于發展中的黎承開帶來了毀滅性打擊。幾個月的時間,公司的600多萬元投入化為烏有。資金鏈被卡死了,企業步入絕境。于是,黎承開不得不放棄礦產品生意,回到自己的老家——芒場鎮者麻村者杠屯。

 

  2014年3月,他不顧家人的反對,用了上次創業攢下的70萬元,組織該屯的群眾,成立了廣西南丹縣者麻有機紅陽獼猴桃專業合作社,注冊“丹密香”紅心獼猴桃品牌,又開始了漫長的創業之路。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創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創業最大的困難,莫過于沒有資金的支持。由于合作社成立初期資金受限,黎承開同時以工人的身份在獼猴桃園里工作,培土、護理、剪技……工人干什么活他也干什么活。沒有地方住,他就住在不到1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辦公室的門后面始終放著一張折疊床,到了晚上他把折疊床拿出來,辦公室就變成了宿舍。看到他這樣辛苦,很多人都勸他:“算了,別再折騰了,再繼續下去,壓力只會越來越大,現在收手,還來得及。”

 

  用行動讓村民“換活法”

 

  “我們者麻村因為受地理環境約束,長期以來村民思想保守,大部分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加之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結構單一,整個村子路不暢、水不通,曾經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黎承開回憶起10年前的者麻村,感嘆道。2016年,者麻村實現了整村脫貧的目標。“沒有黎承開帶領努力,就沒有我們者麻村的今天。”談起變化,者麻村村民們無一不感謝黨員黎承開。

 

  者麻村位于云貴高原南緣,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獼猴桃生長。然而,大多數貧困戶因病、缺勞力、缺技術、缺資金,難以靠自身能力發展產業實現脫貧。者杠屯有128戶420人,其中,有14戶的貧困戶該怎么辦?作為一名黨員,黎承開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讓貧困戶實現脫貧走上致富路。于是,他動員貧困戶,將土地以每畝300元-500元的價格,流轉給合作社作為入股。貧困戶不僅每年有了固定收入,同時,有勞動能力的還可以就近在紅心獼猴桃產業園打工。目前,合作社投入資金達400多萬元,種植紅心獼猴桃300畝,今年掛果180畝,入股50戶(其中有14戶貧困戶)。

 

  貧困戶黎承方賣了家里最值錢的一頭牛,得了9500元,又借了500元,入股合作社1萬元。去年,他家有2個人在紅心獼猴桃產業園務工,收入達3.8萬元,僅僅打工一項就實現了脫貧。

 

  龍頭引領,多渠道輻射貧困群眾

 

  金秋時節,碩果累累。在南丹縣芒場鎮者麻者杠屯,只見一片片枝繁葉茂、郁郁蔥蔥的獼猴桃林里,掛滿了紅心獼猴桃。雞蛋大小的個頭,一個連著一個,十分惹人喜愛。在該屯紅心獼猴桃種植果園里,前來采摘紅心獼猴桃的村民們紛紛拿著籮筐、竹籃采摘。

 

  在紅心獼猴桃果園,筆者遇到了正在摘果的貧困戶黎敬祖。“在這里打工,離家近,一天還能掙80元錢,我們兩個人一年光打工就收入4萬多元。” 黎敬祖高興地說。今年50歲的黎敬祖,家里有8口人,在家種田種地收入不高,家里還有3位老人以及3個正在上學的孩子(其中1個大學生、1個高中生,1個小學生)。農閑之余,黎敬祖想就近打零工補貼家用,卻苦于沒有崗位。2014年,村里的合作社產業園開工建設,他將家里的4畝土地流轉出去,并在果園里務工增加收入。去年,他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我們村氣候條件適宜,長出來的獼猴桃個頭大、口感好。”說起合作社里的獼猴桃,黎承開不由得打開了話匣子。他說,他們合作社里的獼猴桃從來沒有噴農藥、施化肥,結出的果實都是純天然、最健康的。生態優質的獼猴桃,為黎承開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在我這里購買紅心獼猴桃的多是本縣客戶,也有一部分南寧、廣州過來的老板,昨天我們還接到了來自北京、上海的訂單,等會兒還要忙著去給他寄貨呢!”他說,現在愁的不是銷路,而是產量。今年,合作社的獼猴桃是頭一年掛果,產量就達6萬公斤,銷售收入達180萬元,戶均收入3.6萬元。雖然種植紅心獼猴桃很辛苦,但他感到特別滿足,對未來充滿了信心。讓黎承開最開心的是,在2016年,入股合作社的14戶原貧困戶全部實現了脫貧摘帽,走上了致富路。

 

  在者麻有機紅陽獼猴桃專業合作社,無論是車間、電商平臺,還是辦公室,都可以見到貧困戶的身影,有14戶貧困戶常年在這里務工。而在每年的農忙時節,在這里務工的貧困戶更是多達200人。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或企業,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可在合作社或企業打工,這是合作社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實實在在的新路子。

 

  不斷“充電”,為種植戶解難題

 

  紅心獼猴桃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也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不會種植和管理是很多貧困戶面臨的產業發展難題。而對黎承開來說,種植紅心獼猴桃早已得心應手了。原來,他從2014年起,就不斷地在廣西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參加電商、種植技術等內容的培訓學習。他堅持每年在廣西大學培訓學習一個星期,而老師跟蹤他學習達3年的時間。同時,他每年從縣水果局領取一張“技術掛歷”,種植紅心獼猴桃每個節點該干啥,如何操作,掛歷上都寫得清清楚楚。如果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掛歷上還有農技師的電話,一個電話打過去,農技人員就上門服務了。正因為黎承開的不斷學習,紅心獼猴桃的種植與管理有了保障。

 

  如今,走進者麻村,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讓人駐足而望,群眾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與日俱增,全村文明和諧、科學發展蔚然成風,正在朝著富裕文明和諧的康莊大道鏗鏘前進。合作社已步入了正軌,每次講起自己的致富過程,黎承開總是不無感慨地說,幫別人,其實也就是在幫自己。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