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孟建榮:綠色致富路上的“領頭羊”

   日期:2017-10-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41    評論:0    

  2007年,哈密市伊州區大泉灣鄉圪垯井村村民孟建榮注冊成立了全市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開展綠色植保,銷售反季節瓜果,引領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隨著大泉灣鄉圪垯井村最后一家農戶的紅提進入大泉灣鄉興泉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冷庫,標志著收購的正式結束。合作社的牽頭人孟建榮告訴記者,兩個月后近600噸的鮮果將發往全國各地。

 

  孟建榮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從1992年開始,運輸、開荒、種紅棗、賣西瓜,能做的他都會嘗試。 2007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正式頒布實施,當年9月底,伊州區大泉灣鄉圪垯井村村民孟建榮便大膽注冊了全市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哈密興泉農產品專業合作社,修建冷庫、主推綠色栽培、植保技術。經過幾年的發展,合作社的紅提葡萄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2014年,孟建榮帶著四家農戶開始大批量專做紅提綠色種植和反季節銷售。

 

  哈密興泉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孟建榮:“因為我以前也是種地的農戶,我就想把當地的農戶也帶動一部分,都是我的父老鄉親,我掙錢了肯定讓他們要致富。”

 

  李生林是第一批跟著孟建榮做紅提綠色種植的村民之一。他說,剛開始也很忐忑,但家里孩子要上大學,如果不努力一把,孩子的學費都是個問題。李生林:“當時加入合作社的時候,對這個合作社有沒有希望還是兩個概念,經過三年的發展,覺得加入合作社還是一個正確的路子。”

 

  如今,短短三年,以前村民們口中不愁種只愁賣的葡萄,也有了穩定的銷路。李生林說:“毛收入這三年以來是年年遞增,第一年的時候,四萬多塊錢毛收入,今年是收入最高的一年,馬上翻翻了,現在毛收入十畝地可達到八萬。”

 

  全年專業技術指導、科學合理配方的綠色肥料、保底每公斤4塊錢的價格,孟建榮帶著社員們,通過一項項利民的措施將以前愁賣的葡萄賣到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價格,社員也從原來的四家增長到一百多家。

 

  正忙著給葡萄修枝的村民盛大鵬告訴記者,合作社建立初期,他有些擔心觀望了兩年。看到合作社年初定價,秋天采摘,冬天拿錢,銷路穩定,還有技術指導,身邊的人都掙了錢,2016年他也正式加入了合作社。盛大鵬告訴記者:“跟著他們的技術指導,提升了我們葡萄質量,進了合作社以后,我們有了規劃,價格就穩了,質量也就上去了,今年可能十五萬左右毛收入。”

 

  三年時間,孟建榮帶著村民們將合作社從只有4座冷庫容量120噸,做到15座冷庫容量1300噸,收購量也從80多噸漲到了600多噸。還與外地客商采取聯營模式,訂單種植。

 

  有錢了,孟建榮便開始實現他的另一個夢想“扶貧”,看望困難戶、吸納貧困戶作為社員年底分紅。幾年來,孟建榮個人累計為社會扶貧和捐款捐物就達到三十多萬元,他說:“以前我一直有個夢想,什么時候能掙的手里寬裕了,把當地的這些貧困戶、困難戶幫一幫,雖然就是去給他給上一袋面粉,幾百塊錢,他們就能過個好年。”

 

  做農產品追溯系統,提質增效打開國際市場,是孟建榮的下一個目標。孟建榮說,已經和村民們都商量好了,明年要減少產量,種植精品紅提,將保底價格提到五塊錢一公斤,在確保農戶不受損失的前提下,提質增效。

 

  孟建榮:“我們要當真正的職業農民,不能光一味地種紅提要產量,今年產量最高這不是我真正要的,真正要的我們闖出國內一流的品牌,一流的產品,走向國外市場。”

 

  如今孟建榮除了是合作社理事長,還是伊州區政協常委,哈密市政協委員。如何更好借助政協這個更加廣闊的平臺,為村民們做更多的事是孟建榮眼下正在做的,他告訴記者:“我要做你們的代言人,把你們想說的我要帶到1212來,帶到我們會議上去,叫我們領導要知道、領導要聽見,農民需求什么想要什么。我把1212的聲音要傳下來,需要你們來做的,該享受的惠農政策都讓你們享受到。”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