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個年齡的老人還能掙錢,在鄉下可不多見!”近日,長沙市寧鄉縣大屯營鎮三仙坳村,73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錫文說起自己的經歷,滿臉都是笑容。
李錫文從當地民營企業家成堅強那接下了10畝果樹林的看護任務,除了一年400元每畝的“護林費”外,他還在果樹下種上了番薯,賣番薯賺的錢全部歸他自己。
“大屯營是我的家鄉,也是我新事業的起點。”寧鄉縣林福林牧有限公司董事長成堅強是大屯營鎮人,早年通過花木產業賺了一些錢,人至中年牽掛家鄉,打算回鄉創業。
說干就干,成堅強在大屯營鎮以每年每畝50元的價格承包了1200畝荒地,辦起了果園。做規劃,清雜樹,抓翻地,整田園,種果樹,經過一番苦干,原本荒草叢生、雜木滿園的荒廢地,變成地壟分明,排灌自如的優質果園,并且根據當地水熱條件,從福建等地引種了蜜柚等優良果樹。
2015年冬天,成堅強種下的果苗被大面積凍死,但他沒有放棄,又進行了補種。眼瞅著果苗一天天長大,成堅強想著要和鄉親們一起分享果園的紅利。
“我可以利用果樹,精準幫扶當地農戶!”成堅強在大屯營鎮政府的“精準扶貧”宣傳中,了解了相關政策。他想,與其捐贈幫扶,不如讓貧困戶自食其力,通過他的帶動一起發展產業。
在大屯營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成堅強通過村組長,給周邊的農戶送出了八千余株果苗,讓農戶種植在自家房前屋后,結出果子既可以自家吃,也可以給他統一收購。
此外,成堅強還邀請周圍的農戶來“認領”他的1200畝果園,由農戶幫忙看管,每年每畝給予400元的酬金。農戶還可以自主利用林下土地發展“林下經濟”,林下種植所得收入全部歸包地農戶所有。
“今年我負責了10畝,明年還想再多10畝!”李錫文說,除此外,在建果園時修的井和渠,也方便了周圍的4個村民小組兩百余人。如今,拿著在果園賺得的酬勞,他重新翻修了自家的房屋。
目前,有42戶農民“認領”了成堅強的果園,他希望全面掛果時農民能得到更多實惠。到時,果園要走“立體種養模式”,樹上掛果,地上種植,再散養一些禽類,讓每一寸土地有效益,讓每一份效益都能惠及父老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