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魚鱉混養 特色產業新模式助農民致富

   日期:2017-10-1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71    評論:0    

  嵊州福田生態農業園嘗試“魚鱉混養”技術,專注于生態甲魚養殖、甲魚苗繁育,同時銷售生態甲魚、甲魚蛋、甲魚苗及清水魚,不僅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改善了生態環境,為農民創業致富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

 

  “剛剛接到了杭州客戶的大訂單,一下就預訂了200公斤甲魚,看來明年還得擴大養殖規模了。”福田生態農業園負責人王勇杰告訴記者,天氣漸涼,園內的生態甲魚也迎來了銷售旺季,每天來自臺州、溫州、寧波等地的訂單不斷。

 

  福田生態農業園位于嵊州經濟開發區(浦口街道)棠頭溪社區。在生態園內,記者看到,8個生態甲魚塘整齊分布,每個甲魚塘都配有產蛋房,四面都用不銹鋼和玻璃合成的圍欄護著,池內不時冒出氣泡,細看,原來是一條條魚兒在游動。據介紹,生態園約50余畝,已相繼投入1000余萬元,采用“魚鱉混養”技術養殖清水魚與甲魚,是一種水產養殖創新方法。

 

  機緣巧合 走“魚鱉混養”創業路

 

  “剛開始,園內池塘只是養草魚、鯽魚,每畝年產值約有4000元。”王勇杰告訴記者,魚塘效益不佳,自己也一直在尋求轉型機會。有一次,他偶然了解到魚鱉混養技術,決定嘗試一下。

 

  “魚鱉混養”究竟有何優勢?據介紹,池塘中如果單養魚,則大部分水域空間被浪費,而甲魚又是以底棲生活為主的水生動物,因此,在魚池中混養一定數量的甲魚,可最大限度利用水域。

 

  “甲魚是用肺呼吸的,必須經常浮到水面上,它從水底到水面的往返運動,加快了上下水層的垂直循環,使表層的過飽和溶氧擴散到底層,彌補了水中溶氧量的不足。”王勇杰說,甲魚在水底活動,能加速池底淤泥中有機物的分解,使水質變肥,既起到降低有機物耗氧和緩解水質變化的作用,又有利于濾食性魚類的生長。如此一來,便形成了魚和甲魚互動互助、空間合理配置、水資源充分利用的生態養殖模式。

 

  科學養殖 以生態農業為依托

 

  2009年初,王勇杰在池塘放養了4萬余只甲魚。“剛開始不懂,以為跟養魚差不多,但每天都有甲魚被咬死。”王勇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遍訪甲魚養殖戶,聘請專家提供技術支持。最后他了解到,原來是飼養的比例失調了。他及時調整甲魚公母比例,按照1:3的比例投入池塘,大大提高了甲魚存活率。

 

  同時,福田生態農業園積極采取甲魚“回歸自然”的生態養殖模式。王勇杰介紹,在甲魚飼養過程中,一些有機廢棄物如殘余飼料、糞便會沉入池底,污染水質,而混養后,魚類不僅可直接攝食殘余飼料和糞便,而且這些有機物還能肥沃水質,使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大量繁殖,也間接為魚類和甲魚提供了活飼料。“在4-10月,我們會投放魚兒喂食,但從現在開始的近180天里,是甲魚冬眠時間,就基本不需要喂養了。”

 

  福田生態農業園的“魚鱉混養”技術,不僅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改善了生態環境,走出了一條特色產業發展之路。“清水魚吃甲魚糞,讓水體循環加快、水質變好;甲魚則吃野生的小魚、螺螄、瓜果蔬菜,屬生態放養甲魚,肉質上等,風味與野生甲魚相似,每公斤能賣到400元。”王勇杰說,現在,生態園每年產值約230萬元,收益十分可觀。

 

  品牌創建 以產業鏈為支撐

 

  從甲魚養殖到銷售,福田生態農業園正在積極打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現在,生態園有生態甲魚、甲魚蛋、種苗銷售,還有各類清水魚。”王勇杰告訴記者,今年夏天銷售甲魚蛋達5000公斤。

 

  8年的堅守,王勇杰成功探索出了一套新型養殖模式。 市場認可了,規模也上來了,但這并不意味著產業回報一定豐厚,要想產品出效益,還離不開品牌。對這一點,王勇杰也早早意識到了。為進一步擴大銷售,除酒店、微商、電商等渠道外,目前他正在注冊商標,打算進駐商場。

 

  如今,福田生態農業園的魚鱉混養模式在當地已小有名氣。今年,王勇杰還在嘗試“鱉鰻魚共養”模式,“傳統養殖,每畝年產值僅4000元左右,魚鱉混養方式,可使年產值達5萬元。”

 

  王勇杰還有更大的打算,他說,全市共有魚類、甲魚類養殖面積2萬余畝,下一步,他想成立一個特種水產養殖合作社,吸收更多水產養殖戶,學習多種靈活的養殖方式,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