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青銅峽市瞿靖鄉瞿靖村的郭豐友到寧夏儲備糧青銅峽儲備庫交糧。滿載稻谷的大貨車排滿了糧庫院子,等候卸車。今年,寧夏自治區秋糧上市早、收購快、價格好。截至9月27日,全區已累計收購新糧10.8萬噸。稻谷、玉米收購價格每斤均比上年同期高出0.10元,拉動種糧農民增收效果明顯。
據自治區糧食局調控處負責人介紹,寧夏自治區秋糧生產形勢總體良好,雖然在8月份受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引發局地病蟲害發生,但對秋糧產量和質量影響不大。
今年寧夏自治區水稻種植面積112萬畝,預計產量在65萬噸左右,與上年基本持平,但優質比重提高至達70%。玉米種植面積430萬畝,較上年略有減少,但青儲比例增加,預計產量在215萬噸,比上年減少7萬噸。稻谷收購價格每斤在1.35元到1.40元之間(標準水分),高于上年7.8%;玉米收購價為0.90元,高于上年12.5%。
寧夏自治區秋糧產量穩定,價格高開的表現源于幾個因素:稻谷收購市場多元主體競爭。中央、自治區、地市三級稻谷輪換收購15萬噸。隨著產銷協作和區域合作力度加大,周邊地區對寧夏大米的青睞程度再現。西南玉米市場原糧緊缺,寧夏自治區各市場主體搶占玉米市場時間差,及早動手,多處設點、干濕兼并、適時烘干、就垛降水、加工外運,拉動了玉米收購價格,使之出現高開之勢。但玉米收購市場化程度高,市場主體之間根據行情變化展開博弈,農民的售糧習慣、企業收購節奏調整變化和鐵路運力都對收購產生較大影響。因此,玉米價格將趨平穩。
同時,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寧夏自治區小雜糧和油料作物種植面積有所擴大,種類增多,成為秋糧市場的“活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