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走進墨玉縣英也爾鄉闊依克艾格勒村,到處飄著濃濃的葡萄香味,豐收的年景讓當地群眾喜笑顏開。
在種植葡萄大戶麥麥提敏·斯熱吉艾合買提的葡萄園里,正忙著選果的他,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他種植葡萄已經10年,今年種植10畝,每畝產量保守估計3000斤,零售價2.5元到5元,他在葡萄這一項收入就可達5萬元以上。麥麥提敏說:“現在黨的政策太好了,相信十九大召開以后,我們會有更加美好的前景。”嘗到了種植葡萄的甜頭,麥麥提敏準備再擴大葡萄種植規模。
在闊依克艾格勒村,像麥麥提敏這樣通過葡萄種植探索致富路的村民并不在少數。據了解,闊依克艾格勒村種植戶已發展到了大小150多戶,葡萄種植面積3200畝,帶動該村55貧困戶口就業,葡萄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民的一條致富路。
正在受雇采摘葡萄的村民古麗米熱·吾吉阿卜杜拉說:“現在是葡萄豐收時期,從外地葡萄客商來家門收購葡萄,像我一樣的婦女有很多來到這里打工,每天能賺到120到150元。收入增加了,我們也邁向了致富路。”
英也爾鄉土壤適于葡萄種植生長,生產的葡萄果皮厚、肉質硬、含糖高、色澤晶瑩,價格也適中,市場銷路一直很好,許多阿圖什、吐魯番的客商都爭著前來收購。正在收購葡萄的阿圖什客商阿卜杜熱合曼·賽麥提說:“我已經在墨玉縣英也爾鄉收購葡萄7、8年了,這里的葡萄品種、質量都不錯,我每年來到這里收購500到600噸葡萄。計劃今年收購600到700噸葡萄,銷往廣州、南寧、沈陽等地。”
今年,闊依克艾格勒村“兩委”通過爭取1212支持,解決了困擾種植戶的葡萄園灌溉難題。下一步,村“兩委”決定引導全村貧困村民推廣葡萄種植規模,進一步改善葡萄品種。村黨支部書記麥麥提敏·圖爾迪說:“葡萄種植成為了村民脫貧的重要產業,通過種植葡萄,村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了,脫貧步伐也更快了。上級部門為了扶持葡萄產業發展,給予我們多項資金援助,幫助引進優質品種,給予技術支持,為我們擴大葡萄產業規模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