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楊訊:“茶”出致富新火花

   日期:2017-09-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6    評論:0    

楊訊查看茶果長勢

 

  九月,金秋送爽,收獲遍地。

 

  在織金縣牛場鎮桂花村油茶基地上,翠綠的油茶樹被火紅的茶果壓彎了腰,林間套種的辣椒像初上花轎大姑娘攀上枝頭上綻放出害羞的笑容。而事實上,笑得最燦爛的要數桂花村支書楊訊了。

 

  楊訊,1978年出生在織金縣牛場鎮桂花村,1993年考入四川成都政法學院中專部法律專業學習,1996年剛走出校門的他應征入伍,2001年轉業回鄉創業。五年的軍旅生活練就了楊訊樂于吃苦,敢于擔當的精神,同時也讓他積累了眾多技能,沉淀了人生的寶貴財富。

 

  2001年從部隊轉業后,楊訊回鄉創業,先后養殖肉鴿、獅頭鵝、肉牛等,在曲折艱難的創業中積累過硬本領,在發家致富的過程中書寫豪邁人生,因為勤勤懇懇贏得群眾的認可,因為無私奉獻得到百姓的信賴。

 

  2013年,在被群眾推選為桂花村副主任后,楊訊更是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作為人生信念和畢生追求,面對工作他腳踏實地、勤勞果敢、默默付出,時常深入群眾家中,噓寒問暖,了解民情,與群眾打成一片。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盡管楊訊的工作得到群眾的認可,但是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眾多老百姓還過著貧困的生活,楊訊深知要改變這個落后的面貌,只有通過發展產業才能讓群眾真正走上致富的道路。

 

  2015年年初,一個江西的朋友來桂花村探親,偶然的機會和楊訊交流后,被他一心為群眾謀發展的精神打動,主動帶他去江西學習油茶種植技術和管理。

 

  功夫不負有心人。楊訊一邊要去江西學習油茶種植,一邊管理桂花村日常事務,勤勞耿直、勇于擔當的他兩頭兼顧,一年下來盡管去江西學習有20余次,但他不僅沒有落下村里事務,相反在他的管理下,村里更加井井有條。

 

  在學習的過程中,楊訊順利從江西省引進油茶種植項目,流轉土地860畝,成功建立油茶培育基地1個,并動員20余戶群眾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到油茶種植中來。

 

  “老百姓的思想還沒有解放,盡管一開始有20多戶群眾愿意拿土地入股,都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根本不相信我們這里能夠種植油茶。”楊訊說。

 

  2016年底,860畝油茶迎來第一次大豐收,總產茶果3600斤,參加土地入股農戶以每畝200元的紅利拿到分紅。

 

  “當時要不是楊支書親自把錢送到我的手里面,我是一點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煤洞口組村民劉永恩在一旁興奮地說。

 

  好事傳千里。很快土地入股分紅的事在村里傳開了,以前不愿意種植油茶的農戶也主動找上門來,表示愿意跟著楊訊干。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桂花村油茶種植的面積又增加近500畝。

 

  為了讓種植的農戶快速進入角色,楊訊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學到油茶種植技術傾囊相授,還自己掏出8萬元買油茶種子給新加入的農戶種植。

 

  同時,楊訊還自主創新在油茶林下發展辣椒種植,不僅實現了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還有效增加經濟效益。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楊訊不僅在桂花村帶著群眾奔小康,還在安順普定發展油茶和辣椒種植近2000畝,領著當地百姓走上致富路。

 

  致富回饋桑梓地。盡管楊訊的產業越來越大,但他毅然將多年積累的資金投放到家鄉的這片土地上。同時,還引進資金和項目,帶領著家鄉群眾共同致富。

 

  今年年初,深得群眾信任和組織認可的楊訊,被一致推選為桂花村黨支部書記。

 

  “目前,天柱縣油茶種植有限公司和樟樹市亞林油茶科技公司贊助發展資金已經全部到位,我準備擴大種植規模,讓家鄉的群眾徹底擺脫貧困,讓這片土地開滿致富的花朵。”楊訊信心滿滿地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