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茶葉內銷市場處于穩定增長的發展態勢。2011-2015年,我國茶葉消費群體由4.2億人增長至4.71億人,增幅為12%。在茶葉加盟和茶類消費結構方面,綠茶、烏龍茶等作為我國產量靠前的茶類,是茶葉市場主流消費產品,占銷售總量的50%以上。紅茶、黑茶、白茶等茶類也不斷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截至2016年底,全國18個產茶省(區)茶園面積比上年增加近100萬畝,總面積接近4400萬畝,增幅控制在2.6%以內,比上年低近2個百分點。2016年中國茶葉產量243萬噸,比2015年增加18.1萬噸,增長率為8%。總產值達到1680億元,比上年增加160億元,增幅10.5%,較之上年繼續回落2.1個百分點。
2010-2016年我國茶葉產量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幾年,我國茶葉消費正處于轉型期,茶產業是當之無愧的朝陽產業,在茶文化熱、有機茶熱、保健茶熱、名優茶興起等多重因素下,茶葉的傳統區域性消費習慣正在走向分解,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現代的、多元化的茶葉消費趨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指出,中國茶葉有兩個市場,一是國際市場,二是國內市場。從國際市場看,20世紀下半世紀到二十一世紀初,世界茶葉生產量和貿易量一直是上升的。尤其是近十年間,貿易量的增長幅度大于生產量的增長。從國內市場看,中國國內是一個大市場,是一個茶類需求多樣化的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生活水平的提高,茶葉的市場發展空間很大。
茶葉發展中存在著質量、品牌、營銷、效益、科技等諸多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生產過于分散,企業經營規模過小。因此,產業化經營是最佳的解決方法。這樣將有利于做大規模,做響品牌,降低流通成本,增加茶農收入,改變生產面貌。產業化經營是適應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需要,也是茶產業做大做強的需要,是大勢所趨、發展的方向。
“互聯網+”是時代發展的新潮流,電商已成為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而茶葉作為一項重要的農產品,在傳統產業向電商領域延伸發展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來看,茶葉電商市場規模還比較小,企業需要解決線上用戶結構錯位、有品無類、用戶粘性低、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問題。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茶葉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從市場概況、產業化進展、區域發展、政策分析、重點企業等多方面多角度闡述了茶葉市場的總體發展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對茶葉項目的投資潛力進行分析。更多疑問,可點擊在線咨詢與研究員實現一對一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