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市江夏區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人員一行3人赴江夏區金水街查看再生稻示范點現場機收情況。
再生稻是頭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再收一季的水稻生產方式。傳統再生稻生產方式是頭季由人工撩穗收割、打捆搬運后脫粒,勞動力成本大。再生稻機械化生產有省工、省種、省水、省肥、省藥、省秧田、省季節、增產、增收、米質好等優點,深受生產者與消費者青睞。
為示范推廣再生稻機械化生產,江夏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原江夏區農技推廣中心)從90年代末一直致力于機收再生稻關鍵技術攻關研究。近年來,與金水農業服務中心和金水農機服務中心共同篩選了一批適用于機收再生稻生產的優質品種;革新與集成了優質稻豐產調優栽培、機械化插秧、優化養分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控、頭茬機收促芽促苗、再生稻專用收割機研發等技術;創建了機收再生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體系并撰寫了相應的技術規程和農民實用手冊,培訓農技人員、種糧大戶技術骨干和農民2萬多人次,為再生稻機械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經現場測產,2017年示范區頭季稻畝產平均600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