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廣西凌云:石縫里種出“上品香茗”

   日期:2017-07-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97    評論:0    

  廣西凌云縣是聞名的“中國名茶之鄉”,出產的獨特品種白毫茶名聲在外。

  說到凌云白毫茶,人們腦海里浮現的可能是凌云縣茶山——層層疊疊、延綿不斷,如一座座綠色金字塔一樣屹立在青龍山脈。

  近年來,一個叫陳德阜的本地年輕人,利用凌云白毫茶茶種,在凌云喀斯特山地石頭縫里,種出了千畝“凌云巖茶”,慢慢打出了名氣。

  7月22日,記者慕名前往,翻過云霧繚繞的大石山,到達泗城鎮。

  雨中看茶園,感覺有些許寒酸——石灰巖的石頭縫里,沒有規整的茶梯,茶樹與雜木散落在石縫中。“《茶經》有說,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我們就嘗試選擇上者。”陳德阜介紹,當地石頭山里還有幾百年的老茶樹,證明石頭山也可以種茶,當地老茶客都說這里種出的茶不錯,我認為這里面肯定有機會。

  2007年,陳德阜畢業回到家鄉,希望在凌云現有的土山種茶之外,能夠在石頭山里種出一款“凌云巖茶”。與經商的父親深入研究后,父子倆于2008年著手墾建凌云縣大石山巖茶基地,打造《茶經》描述中的“上者”——“凌云巖茶”。

  激情過后的耕耘,顯得枯燥而痛苦。因為是半土半石的山間,且十年九旱,這里的茶樹生長太慢,人家都笑他們種的是“千年矮”。“選定了就得堅持,不然沒有現在這片茶園。”陳德阜說,“凌云巖茶”茶園目前有1200多畝,去年生產出干茶1000多公斤,收入400多萬元,算是種茶得來的“第一桶金”。

  因為石頭山的原因,土少、礦物質多,這里的茶葉上市時間足足比種植在土山的同類要晚1個月,基本錯過了如清明茶等“頭茶”商機。“凌云巖茶”為何還賣出了好價錢?

  “搶不到清明茶上市商機,我們只能不斷打出牌子,慢慢靠口碑求生存。”陳德阜表示,他們現在主要是通過參加有影響力的展會、賽事找突破。比如:本月選送兩個品種的紅茶參加亞太茶茗大獎峨眉山國際評比大賽,分別獲得特別金獎和金獎;去年獲得第四屆中國茶業協會舉辦的國飲杯2個一等獎……

  “凌云巖茶”逐步發展,撂荒的石縫有了新希望。

  目前,茶園為當地60多戶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每戶群眾年均增收1萬多元。陳德阜告訴記者,在當地黨委政府支持下,現在他們正與老百姓合作,通過“農民出地+公司種植+農民采收+公司回購”的形式,將已經撂荒的石頭縫重新利用起來,未來發展“凌云巖茶”5000畝以上,帶動200戶以上群眾脫貧致富。

  “凌云巖茶”謂之“巖茶”,主要來頭是因為種植在喀斯特地貌的石頭縫里,而目前尚未形成一定的行業產業標準。建立一套科學的標準認證體系,將成為陳德阜面臨的又一個問題。

  陳德阜表示,目前,他們把茶苗送至華南農業大學進行茶葉科學檢測,其中含鐵、鋅等微量元素比一般的同類茶葉高出數倍,往后將著手與高校和科研單位合作,建立真正屬于“凌云巖茶”的標準體系。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