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草莓姑娘”胡艷榮夢想帶領全村脫貧致富

   日期:2017-07-24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27    評論:0    

  從大型企業白領到返鄉回村務農、從享受高薪優越生活到承擔高額投入風險……代縣峪口鄉胡家溝村農家出身的胡艷榮,放棄太原的高薪工作,在感恩于家鄉人曾經的幫助和感召于助力家鄉脫貧致富的情結下,返鄉創辦了農業合作社,建起了代縣目前最大的一個“景榮草莓采摘園”。她的合作社涵蓋了51戶貧困戶,涉及貧困人口132人;她的心里裝著一個帶領全村脫貧,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大夢想”。

 

  7月20日,正值景榮草莓采摘園豐收時節和代縣作出脫貧攻堅“百日會戰”動員令之際,記者走進了景榮草莓采摘園。

 

  就戀著家鄉那一把把黃土

 

  7月20日16時左右,位于代縣峪口鄉胡家溝村舊河地的“景榮草莓采摘園”,依然籠罩在盛夏的熱浪中。胡艷榮頭戴遮陽帽、肩搭大毛巾,正低頭在草莓大棚內打理草莓。

 

  見記者來訪,她笑著說:“種草莓就得勤打理,這個棚內的活兒主要是打老葉和打莖(打即摘的意思),不打不行,要不會消耗營養,結的果和花就小了。”胡艷榮的動作很利落,一會兒就將一攏草莓葉莖打理完畢。

 

  太陽炙烤著大地,棚內的溫度就更高了,一番辛苦打理后,胡艷榮已是汗如雨下。隨手抹了一把汗,胡艷榮查看了設在棚內的溫濕度計量表,42 ,她點點頭:“還可以,不需要噴霧降溫了。”胡艷榮說,她的草莓大棚是比較先進的,棚內設有滴灌設施和噴霧系統,還設有3處通風口,可以隨時根據觀察溫濕度對棚內實施降溫。現在雖然溫度高,但通風好。胡艷榮說:“種草莓就得下辛苦,不僅要觀察溫濕度,還要防治病蟲害,草莓最常見病蟲害是紅蜘蛛和白粉病,我們不打農藥,靠的是勤打理和以蟲治蟲的科學防治。”

 

  胡艷榮出生于1982年,今年35歲,父親燒鍋爐,母親種地。2002年中學畢業后就加入中國共產黨。2008年在國家助學貸款和半工半讀支撐下,從中華女子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后回到太原工作,從私企人事專員一步步努力到進入海信空調太原分公司任綜合管理總監,月薪近萬元。

 

  胡艷榮說:“我之所以回鄉創業,一是感恩于家鄉人和身邊人對我及家人的幫助;二是感召于家鄉脫貧攻堅的號召和行動。”2004年11月17日,胡艷榮的母親生了一場大病,村里鄉親和其父親所在的代縣水泥預制廠相繼借給7萬多元,其所在院校師生相繼捐款數萬元;2006年5月底,弟弟胡建榮通過托福等各項考試,成功考入美國衣阿華州立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因家境貧寒即將放棄時,得到了代縣礦老板25萬元保證金的貸款擔保等。一路走來,胡艷榮感恩于家鄉人的幫助和鼓勵。2016年,在家鄉代縣展開脫貧攻堅的行動后,有感于家鄉的號召,帶著對家鄉那把黃土的眷戀,她毅然返鄉創業,想著帶領全村脫貧致富。

 

  小小草莓園收獲大喜悅

 

  7月20日17時左右,記者跟隨胡艷榮來到14號草莓大棚,大棚內正有4名農工忙碌地采摘著草莓。放眼望去,白色的大棚內,墨綠色的葉莖襯托著草莓紅紅的“笑臉”,一派豐收的景象。胡艷榮笑著說:“真是來之不易,從去年咬著牙干起,到現在終于收獲了一份喜悅。”

 

  2016年4月,胡艷榮帶著美好的憧憬,帶著成熟的草莓種植技術和一定的銷路決定返鄉創業,然而父親首先就不同意。“我父親說,你個喝墨水的女娃娃家,好不容易走出去了,好吃好喝的日子不過,又回到村里務農干啥。”胡艷榮大道理小計劃一起跟父親講,最終取得了父親的支持,并由父親去做母親的思想工作。2016年8月19日在父母的支持幫助下,胡艷榮聯合了5家農戶,注冊成立了代縣景榮種植專業合作社。之后選址在胡家溝村舊河地,流轉土地37.77畝;今年2月開始正式建設大棚。胡艷榮說:“這項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要說受苦了,就是資金需求也是壓力很大。”前期的啟動資金,胡艷榮是四處借來的,到建棚前已投入43萬元,而大棚建設還需好多錢,為此胡艷榮抱定干下去的決心,去幾家銀行跑貸款。“我就想著一定要堅持下去,真要賠了,我就去打工還貸也要堅持。”

 

  今年3月19日17座高標準的現代化大棚建成;4月18日14座棚內開始栽種草莓苗;5月底45萬元貸款到位;6月6日,草莓正式上市,現在的胡艷榮記得住每一個項目的節點。“我記憶最深也是最感動的是6月6日那天,我的許多同學和家鄉人都來我草莓園采摘了,一名孩子采摘到了第一顆1元硬幣大小的又紅又大的草莓,我的心里有了一份成功的喜悅。”

 

  新鮮的草莓上市,每斤的采摘價格是30元,繼6月6日上市頭日對親朋好友工人們實施免費品嘗外,6月8日,胡艷榮等到了第一位客戶,賣了120元錢,雖然此時已投入進去100多萬元,但她信心滿滿,收獲喜悅和希望。胡艷榮現在種植的草莓是一種叫“蒙特瑞”的夏季草莓,可以有3-4個花序,現在是第二個花序期,預計可以持續采摘到11月底。她現場算了一筆賬:“14個棚內種了67000株草莓苗,一株苗全部下來產量是1斤左右,除了損耗,1斤下來預估收入15元左右,到目前為止一個半月收入6萬元左右,預計到夏草莓結束全部收入可達到90萬元左右。”胡艷榮土地流轉簽約農戶66戶,其中貧困戶51戶合計132人。照目前看,這些農戶有望拿到土地流轉的收入,此外到采摘園工作的農戶,還可以得到月均2000元以上的固定收入,這樣和胡艷榮一樣,大家都跟著草莓項目得實惠了。

 

  未來向旅游+的方向努力

 

  7月20日18時左右,農工們將采摘的草莓拿到一處包裝間內,開始包裝。胡艷榮說:“為了給草莓保鮮,我們又建了冷包裝間和庫房等,現在草莓基本是供不應求的。”

 

  胡艷榮給草莓設計了精美的包裝盒子,主要分精品裝(禮盒裝)和烘焙裝(小包裝)兩類。其主要的銷售方式為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主要的銷售對象是采摘客戶和蛋糕店等,目前主打的市場在省內。

 

  胡艷榮現有的草莓大棚已是代縣最大的一處草莓采摘基地,但是她并沒有就此止步,現在她正在著手跑貸款,計劃再建2個暖棚,種植冬季草莓,這樣就可以四季供應草莓了。“這段時間信用聯社有 五位一體 的扶持農戶政策,我想著再貸款100萬元,完成暖棚項目建設。根據冬季草莓習性,2個暖棚可下40000株苗,每苗可長草莓1.5斤左右,冬草莓均價在每斤40元左右,這樣的話冬草莓又是一大筆收入。”

 

  事實上,胡艷榮早已計劃好“大夢想”——她想著要建立“景榮生態種植園”,項目一期就是現在開展的以夏季草莓種植及銷售為主的草莓采摘園建設,預計利用2年左右的時間,最終實現從技術到苗木再到果實銷售一條龍服務,帶動當地農民通過種植草莓致富;項目第二期就是想繼續開發形成以冬季草莓、無花果、獼猴桃、進口西瓜、進口香瓜、圣女果、田七、三七、冰蓮等綠色果蔬為主,以食藥材為輔的綜合型種植及采摘基地,擬投資120萬,充分利用“自建+簽約農戶耕地”模式,吸收簽約用地40畝,調動農民積極性的同時,幫扶貧困戶脫貧;第三期還想申報“胡家溝村茴子白地標”;投資100萬,吸收簽約用地30畝,以胡家溝村各農業種植戶為主的各色蔬菜批發基地,最終形成配套農家樂的綠色生態莊園,幫農民致富脫貧。

 

  胡艷榮說:“代縣正在發展以雁門關為首的旅游+經濟模式,我想借助代縣旅游發展的動力,也發展一下集觀光旅游采摘于一體的旅游+特色新型農業的發展路徑,由此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帶動家鄉農民脫貧致富。”

 

  7月20日18時30分,一場大雨突然襲來,豆大的雨點砸了下來。怕雨水細菌侵蝕草莓,顧不上多說,胡艷榮迅速穿上雨衣奔向大棚去關閉通風口。遠遠看去,奔跑在大雨中的胡艷榮似抗擊著風暴、又似奔向了自己心中希望的田野。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