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賓縣蕨溪鎮谷莊村,提起馨容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大容,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2011年,她和丈夫鄭如春毅然放棄在廣東打工掙錢的好機會,回家辦養豬場并成立了養豬專業合作社,出錢出力、不怕虧本,專門幫助窮山溝貧困戶養豬致富,成了深受大家歡迎的“養豬達人”。
李大容家住蕨溪鎮谷莊村四組,從小家庭窮姊妹又多,1997年,剛滿16歲的她就離開家鄉,遠赴廣東進廠打工掙錢,供弟弟妹妹讀書。在外打工近十年她和同村的鄭如春成婚后,決定回鄉創業。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回家養豬。2011年1月,她在蕨溪鎮農村信用社貸款15萬元,開始修建新型養豬場。當時沒通車建材運不進來,他倆就動手邊修路邊建豬場。三個多月才建起了兩棟30米長、8米寬的豬舍,再用3萬元買來10余頭種豬繁殖優良仔豬。為了保證仔豬存活率,又向親朋好友借了20萬元,配置了母豬產床和小豬保育床獨立培育小豬。由于種豬管理得好,小豬存活率高,仔豬產量開始上去。盡管這幾年豬肉價格時高時低,由于李大容的種豬品種選得好,5年多時間摸索總結出了一整套科學養豬模式,市場占有率大大提高,最終解決了養豬虧本的大難題。
為了幫助村民養豬脫貧,李大容在鄉扶貧辦幫助下,于2014年1月聯合一部分養豬戶成立了馨容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了把專合社做強做大,帶動更多的村民養豬致富,他們首先貸款30多萬元,購進一批優良種豬,幫助合作社貧困戶彭書文、郭永科等人養殖種豬初見成效。光華村村民李德軍,2016年加入合作社養豬,圈舍由合作社設計,優良母豬成本也由合作社分期分批墊付,所有技術全由由合作社指導,飼養了母豬20多頭,現已是光華村第一養殖大戶,當年就實現盈利3萬余元。谷莊村貧困戶郭永科,2015年入社,修圈舍、購種豬也全由合作社墊資再分期分批付款、所有養豬技術也由合作社技術指導,2016年郭永科家實現盈利2萬余元。2015年以來,谷莊村種豬存欄數已達200多頭,帶動農戶增加收入50萬元以上。
養豬致了富,脫貧有奔頭。2014年以來,許多村民嘗到了科學養豬的甜頭,紛紛跑來找專合社幫助養豬。從此,李大容夫妻倆每天都在村里村外奔忙,培訓講解如何通過科學養豬降低養殖風險成本,幫助養豬農戶克服散戶養殖的種種弊端,提高養豬成活率和市場競爭力。針對多數農戶資金短缺,專合社一是將種豬成本折價賣給農戶;二是通過借養模式分期付本,為社員墊資修豬舍、購買飼料,并投資引種公豬繁殖,目前,已累計墊資周轉資金達40多萬元左右。經過三年來的努力,鄰近干溪村364個農戶中已有20%養殖種豬,總數近300頭,已產仔豬600余頭,預計今年仔豬產量達到6000頭以上;全村商品豬存欄達到400余頭,年存欄數將達到3000頭以上,產值達600余萬元。目前蕨溪鎮還有谷莊、五福、光華、天元等村共100余個農戶參加專合社,發展養豬已達近1000頭,輻射周邊的真溪、龍池、新發鄉等上百農戶積極加盟合作社養豬,帶動周邊村民就業人數200人以上,闖出了一條發展優良種豬、家庭式環保生態型科學養豬脫貧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