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沿河縣鄒江華:一只母羊托起致富夢

   日期:2017-06-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99    評論:0    
 

  一只母羊也能致富?說真的,筆者內心也是疑惑的!帶著這份疑惑和好奇,在暮春一個雨過天晴的下午,筆者來到沿河自治縣淇灘鎮柳池村林場組。當汽車停在山的坳口處,群山環繞,樹木點綠,清風徐來,夾帶著獨特的“羊味兒”,未見羊宿舍,已聞羊叫聲,著實有種“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感覺。就在這時,一個皮膚黝黑的小伙子趕著羊兒過來了,經介紹,他就是靠一只母羊托起致富夢的主人翁——鄒江華。

 

  兜轉的青春年華

 

  1982年,鄒江華出生于一個家境貧寒的農村家庭,有一個哥哥和姐姐。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就那時候的農村家庭而言,對幺兒的愛護和呵護自然會多一些,但鄒江華不僅沒有被“慣壞”,還比同齡人多了一份成熟和擔當精神。

 

  1999年,鄒江華正在讀初中,然不幸的是他的父親突發腦血栓,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那時候,他的哥哥和姐姐也都在外地上學,家庭重擔瞬間落在他那身體較差的母親身上。哥哥姐姐學費生活費要付,家中父親需要人管,田間的活兒需要人干,山上的羊需要人看,可母親一個人怎么能行?該怎么辦?鄒江華在慎重思索之后決定退學回家扛起家庭重擔。

 

  退學后的幾年里,鄒江華并沒有放棄學習,而是一邊干活一邊啃書本,就連在山上放羊的時候他也總是將書本放在口袋里,隨時保持學習的狀態。2000年,臨村的小學嚴重缺老師,鑒于鄒江華讀過初中,該村小將他聘用為代課老師,兼顧上課和農活的鄒江華樂在其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任務越來越重,對文化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鄒江華不得不暫時告別講臺。2004年,鄒江華決定去芷江師范學院學習,以開闊眼界,獲得更多的知識,兩年后他順利畢業,本來可以在外面找尋一份相對“體面”工作的鄒江華再三思索后,兜兜轉轉,還是毅然決定回到熟悉的家鄉。

 

  坎坷的探索之路

 

  2006年,鄒江華回鄉后又擔任柳池村小的代課老師。一天,鄒江華下班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眼前日漸長滿荒草的土地和人煙日漸稀少的村莊,他不禁有些失落,村里的人陸陸續續都搬離了家鄉,只有荒草和山林在眷顧這塊土地而孜孜不倦的生長著,只有他還在默默地守護這個缺少人煙氣兒的村落和這片生機勃勃的山林。瞬間,他靈機一動,想著是不是可以利用這片荒草叢生的土地養羊呢,父輩有一些養羊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養羊順利的話不僅可以致富,還可以為村莊增添一些生機。兩全其美的事情說干就干,鄒江華利用僅存的工資暫時買來一只懷孕的母羊,從此就與羊結下了不解之緣。

 

  同年,這第一只母羊就產下了好幾只小羊羔,鄒江華十分高興,在他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小羊羔漸漸健康長大,一年里,從一只獨羊擴增到了十幾只的羊群。鄒江華舍不得賣掉自己養大的山羊,還不時用存下的錢買進山羊以擴大規模,到2008年,他的羊圈里已經有近百只山羊。

 

  眼看圈里的山羊可以批量出售了,鄒江華正迫切地準備著收獲創業的“第一桶金”。可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他的養殖場遭遇了一場大劫難。2008年,一場雪災讓他損失了50多只山羊,他懊惱不已,痛心疾首。又有一年,因為羊圈基礎不牢,再加上遇到了狂風暴雨,鄒江華的一棟羊圈被刮倒,又損失了一部分山羊??粗窖虿粩啾粨p失,認識的人都勸鄒江華放棄,認為他出去打工可能還要有保障一些。但看著眼前這片山林,鄒江華的不舍之情泛濫,在妻子和母親的支持下,鄒江華仍然堅持著屬于他的養殖業,并不斷探索著如何能進一步將養殖業做大做強。

 

  勤懇的學習態度

 

  “鄒江華別的沒有,就是勤奮、努力、老實、能吃苦。”在妻子眼中,鄒江華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人。經年來,鄒江華除了要做好代課工作,還要兼顧養殖業,鄒江華的妻子給了他無窮大的支持。鄒江華上課,妻子就放羊,鄒江華下班后,就一起把羊趕回家。

 

  村里沒有獸醫,鄒江華就買來書籍自己學,跟著醫生學,通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如今,鄒江華的羊圈已經沒有外來獸醫的蹤影,因為他自己就是獸醫。

 

  “也不是沒有失敗過,剛開始的時候,也曾將自己的羊醫死過。”鄒江華告訴筆者。但是他沒有放棄,并一直堅持著,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積累經驗。

 

  2015年,縣草地中心組織一批養殖戶到貴州大學學習養殖技術,鄒江華就在其中。他很珍視這次學習機會,在培訓中十分積極,一遇到問題就記錄在本子上并向老師請教,短短的培訓期,鄒江華的記錄本卻已經記滿了各種問題和養殖技術。勤奮、努力和能吃苦的精神造就了現在的鄒江華,診斷、開藥、打針、閹割等對于他來說都不在話下了。

 

  收獲的而立之年

 

  恰逢夕陽西下時,鄒江華的羊趕著山頂的最后一道陽光蹣跚歸來,“咩咩”聲回蕩山谷,仿佛一曲優美的大合唱,又仿佛在對鄒江華說“我們吃飽回來了”。

 

  “我的羊是認人的,別人給的東西它們不吃,要我給的它才吃”,鄒江華一臉自信。同行的人不信,抓了一把青草試著誘惑山羊前來,一群山羊觀望著但無一只前來試吃。鄒江華見狀,也抓了一把青草在手里,瞬間,一群山羊蜂擁而上,鄒江華手里的青草立刻被吃得精光。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場的人無不豎起了大拇指。

 

  “前年出欄70幾只,去年出欄80幾只,反正這幾年平均每年出欄都在60幾只左右,年收入都在十幾萬左右”,鄒江華一臉自豪。是啊,這些年挺過了那么多困難,從一只母羊到如今的300多只羊,從最初的入不敷出到如今的年收入十幾萬,他應該自豪的!

 

  “先富帶后富,如果村里人有意愿養羊的,我會將我的經驗毫無保留的教給他們,當他們的技術員,帶動他們一起致富,也不負我守護這片山林的初衷吧”,鄒江華一臉認真。他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正用實際行動奔走于周邊村落的養殖戶,兌現著自己的承諾。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今年35歲的鄒江華正處于“而立”和“不惑”的過渡期,但他已是收獲滿滿、羨煞旁人,他的養殖路還在繼續,相信這一群山羊定會托起鄒江華脫貧致富更美麗、更廣闊的藍天……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