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茶又到采摘季節。連日來在該市鳳嶺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10多名農婦戴斗笠、掛竹籃,快速、精準地將嫩芽采摘下來丟進籃中,按每公斤24元算,一天有120元左右的收入。
該示范區有茶樹70多畝,布局規整,行間豎著噴頭,不僅采用了現代化的水肥一體滴灌技術,施肥也實現生態化。茶場隔壁是一個養殖場,生豬糞便先經固液體分離,然后添加生物菌發酵,制成有機肥。固體肥料人工直接施于地上,液體肥料則經設備實施滴灌,根據茶樹的生長情況隨時補充。
示范區負責人黃慶瑞說,利用這樣的有機肥,比以往使用化肥節約一半的成本,且茶葉產量沒有減少,品質更好,每公斤最高能賣到5000元。
鄰近的思竹村貧困戶因此受益。目前該村近40戶貧困戶簽訂生豬養殖扶貧協議書,仔豬集中到養殖場寄養,待肉豬出欄銷售,扣除成本,利潤返還給貧困戶。有30多戶貧困戶簽訂了資金入股分紅扶貧模式,利用小額貼息貸款入股,每年享受分紅。做“股東”的同時,部分貧困戶還到養殖場和茶場務工,每年也有幾千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