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受降雨和大風天氣影響,濟南市各縣區麥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現象。據統計,全市323萬畝小麥已收獲203.73萬畝,其中小麥倒伏面積在38.6萬畝。小麥倒伏后對收割造成很大影響。為解決倒伏小麥的機收問題,減少災害對農民造成的損失,我市各級農機部門緊急采取應對措施,做好搶收工作,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倒伏讓麥收畝產減產50% 農戶收割成本增加
近日,記者來到章丘區刁鎮王三村,看到這里的麥田有一大部分出現了倒伏現象。為何小麥會出現倒伏現象呢?王三村村民介紹,在6月初,我市迎來了一場強降雨天氣。降雨讓村民們頭疼不已,眼瞅著地里金黃的小麥,就是收不到家里來。
一位村民表示,“正常情況下,聯合收割機收割一畝地的價格在60元到80元左右,一天能收割七八十畝地,倒伏的麥田,收割一畝地的價格在120元到180元不等,而且進度慢,一天也就能收二三十畝地。”
不僅是章丘,長清區歸德鎮莊樓村的麥地,今年也出現了倒伏的現象。村民莊慶元介紹,他們村一共種了1700多畝的麥子,光倒伏的就有1500多畝地,一畝地正常情況下,畝產在1200斤到1300斤左右,倒伏的麥田,一畝地的產量也就在五六百斤,減產超過50%。
協調100多臺履帶式收割機 緊急搶收倒伏小麥
對于麥田出現的倒伏現象,為減少種植戶的損失,保障夏糧顆粒歸倉,濟南市農業部門正在加強麥收督導,抓好搶收工作。
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天氣多變、倒伏地塊較多的問題,各級農機部門全力以赴組織機械做好搶收小麥工作。“由于倒伏小麥用本地大型輪式收割機作業困難,損失嚴重,我們農機部門在安排本地大型收割機開展搶收的同時,積極與安徽、河南、江蘇等地的農機部門密切聯系,協調引進100余臺履帶式收割機對倒伏嚴重地塊進行搶收,不錯失倒伏小麥的最佳收割期。”該負責人介紹。
“截至到6月9日,全市323萬畝小麥已收獲203.73萬畝,其中,小麥倒伏面積在38.6萬畝,機收小麥200.71萬畝,目前小麥收獲已超過六成。”該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