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重慶市江津區吳灘鎮郎家村的重慶天罡星農業開發公司蔬菜種植基地里,剛剛收獲的絲瓜、空心菜等時令蔬菜被守候在基地里的重慶客商搶購一空,場面火熱。一片片水靈靈的蔬菜,看起來十分誘人。“現在我們賣菜不像以前到處找銷路,都是客商上門收購,用不了一天,全市30余家超市的貨架上就擺上了我們當天采摘的‘聶家菜’。”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王競峰說。
該公司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實施了全程標準化生產和嚴格的質量安全監管,打造了“聶家菜”蔬菜品牌。“聶家菜”實現了“農超對接”,1000畝的蔬菜種植基地,年產值達到了4500萬元。
全區像重慶天罡星農業開發公司一樣,打造蔬菜品牌嘗到甜頭的企業和蔬菜種植戶不在少數。重慶市江津區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以發展現代農業為主攻方向,通過政策引導、政府推動、市場拉動和效益帶動,推進全區蔬菜產業設施升級換代和提質增效。今年1至4月,全區蔬菜播種面積達25.7萬余畝,蔬菜總產量達到24.8萬噸。“三品一標”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達到104個,綠色食品79個,無公害蔬菜面積5600畝左右。
重慶市江津區蔬菜種植歷史悠久,以前由于生產設施落后、品種單一,不少是沒有品牌的“大路貨”。這導致蔬菜種植效益低下,菜農們一直停留在“露地生產、靠天吃飯”階段。近年來,重慶市江津區在農業轉型升級中,把提高蔬菜種植的科技含量作為提高土地效益、助農增收的重要抓手,在生產的關鍵環節組織技術人員編寫相關技術規范,發放到各個鎮街,及時指導蔬菜種植生產。技術人員不定期深入田間地頭,根據生產需要召開各類蔬菜種植技術培訓會,讓廣大菜農成為了蔬菜種植的“行家里手”。
為提高蔬菜品牌效益,重慶市江津區從蔬菜組織化、產業化生產上大作文章,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流轉向種植能手集中,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菜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統一服務,形成了棚體建設、種肥選購、種植管理、信息發布、市場銷售“一條龍”協作機制。目前,全區農村土地流轉總面積達到75.96萬畝,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801家、家庭農場738家、專業大戶3500個。
“我們公司從2010年就注冊了‘聶家菜’這一農產品品牌,通過品牌打造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讓我們公司生產的蔬菜一點都不愁銷路。”王競峰告訴筆者。目前,該公司蔬菜種植面積達1000畝,“聶家菜”在重慶2個自營門店、30個超市銷售。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底線,這既離不開標準化的支撐引領,也需要品牌化的示范帶動。”區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提升標準、完善體系提升質量,通過品牌打造提升附加值,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標準、質量、品牌,共同推動農業發展不斷邁向現代化。在重慶市江津區蔬菜產業發展過程中,通過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補齊品牌不響亮、服務體系不健全、產學研結合不緊密等短板,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由原來供給“無牌蔬菜”向供給“品牌蔬菜”轉變。
目前,重慶市江津區天罡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聶家菜”、五舉醬菜有限公司的“五舉”、煥平蔬菜種植場的“煥平蔬菜”等一個個蔬菜品牌,讓重慶市江津區蔬菜種植產業市場競爭力不斷攀升,農業效益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