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春耕生產中,各種新農機紛紛登臺亮相,為廣大農民朋友打造不一樣的春種,也為豐產豐收夯實了基礎。
奇瑞重工農機銷售點工作人員:配兩米割幅,你收割的時候每天比那種小馬力的,肯定一天多收十幾二十畝田。
南陵縣興科農機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章國棟近日購置了插秧機、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烘干機,他給我們算了一筆帳,這8臺設備的總價在184萬元,除去各種農機補貼和政府扶持資金,他自己只需要出96萬元。不僅如此,這些農機的加入讓合作社從過去單一的機械化發展到機械化全程代管,這下,他的合作社的作業范圍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
南陵縣興科農機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章國棟:不但滿足了我們本地的作業面積,我們打算跨區作業,帶動了其他的農戶和農業合作組織的發展。
現在正是一年一度的水稻栽插大忙時節,費時費力費錢的人工插秧技術正逐漸被機械化插秧技術代替。旌德縣興隆鄉種糧戶張開應今年專門購買了一臺手扶式插秧機,他現場就為記者算了個節本增收帳。
旌德縣興隆鄉種糧大戶張開應:我們以往這么點田,一年要八九千塊錢請人栽秧,現在我們不就花點油(錢)嘛,這一項最少省五千多塊。
在今年的春耕生產中,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選擇用新型農機代替人工播種。在宿州市國家級農業綜合示范區,準備播種高產玉米的種糧大戶紛紛選擇這種激光束平地設備來平整土地,這樣不僅使土地節水30%以上,而且還讓糧食產量提高了20%以上。在淮南八公山區流轉了600畝河灘地成立家庭農場的吳如寶今年春耕也有了新變化,購買了花生播種機,僅用三五天時間就完成開溝、播種、施肥、噴藥等工作,不僅提高生產效率,也為提高農作物產量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