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大蒜價格出現上漲,“蒜你狠”卷土重來 。記者在臨安市區多家菜場和超市了解發現,大蒜零售價格都在10元以上,然而銷售情況并不是很樂觀。
大蒜批發價格“水漲船高”
在天工商貿市場,不少經營戶的攤位上,大蒜堆得滿滿的,而且還有新蒜出售。“我們進的大蒜品相都不錯的,但是批發進價就要11元,根本賺不到多少錢。”一位姓王的經營戶告訴記者,大蒜價格自去年開始逐漸走高,現在的零售價格為每斤12元至13元,而去年3、4月份,大蒜價格僅5元至7元。
“大蒜太貴了點,但是炒菜還是要放大蒜,味道才好。”在菜場挑蒜的陳阿姨說,估摸端午之后等新蒜大量上市,價格總會便宜一點。
浙皖農貿城的趙師傅早就批來了許多大蒜,希望接下來一個多月里能賣個好價錢,“現在上市新蒜是早蒜,個頭和成熟度都還不夠,比起老蒜來差得太多,沒什么市場的。”他批來的價格也挺高的,銷售價格為10元。
在開張沒多久的通城大潤發超市,正在售賣的大蒜價格為11.8元。營業員告訴記者,大蒜批發價格跟隨產地上漲,超市是按需批貨,銷售情況還比較穩定。
在農工商超市,記者發現擺放著的大蒜量很少,個頭也較小。據營業員介紹,這里的大蒜是屬于土大蒜,個頭較小,價格為9.9元,比去年同期漲了快一倍多。
“這輪蒜價回升是庫存量減少、貨源緊缺所致。”市發改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之前蒜價由于利空因素泛濫,導致恐慌拋售心理,有輕微波動,而大背景是去年的大蒜種植面積減少,而且蒜苗受低溫凍害天氣的部分影響,造成全國大蒜收儲入庫總量跌至近五年最低。供應減少、需求平穩,也就推動蒜價扶搖直上。除了供不應求,蒜價暴漲恐怕也不乏炒作的成分。一些投機者在大蒜供需失衡中看到了商機,鼓動蒜農們囤貨、惜售,人為抬高蒜價,再伺機拋售牟利。
據發改局有關人員分析,蒜價大幅偏離高漲必定是不合理因素導致,市場交易切勿盲目跟風對賭,對短時性的大幅價格波動,最好保持謹慎觀望態度。大蒜價格一路走高,可能也會刺激到種植戶的種植積極性,誘發產能過剩的危機到來。
業內人士建議:目前大蒜價格尚不穩定,我市蒜商和經營戶在批發大蒜時,不能太樂觀就大量批發,應盡量減少庫存量,以免積壓過多,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