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部分市場中出現(xiàn)了一種其貌不揚的水果,表面粗糙,顏色土黃,乍一看,還以為是不起眼的石頭堆,不過人民幣20元一個的價格,還是令消費者吃驚不小。據(jù)悉,這些酷似石頭的水果,其實是來自印度的椰子,又有“印度椰皇”之稱。與海南、廣西的椰子相比,印度椰子幾乎沒有椰汁,只吃果肉,味道卻更加濃郁,也難怪有人對此戲稱,這真是“開掛的民族,開掛的椰子”!
據(jù)介紹,這種灰不溜秋的小棕球,個頭只有拳頭般大小,可謂普通椰子的“濃縮版”,味道方面卻是被拔高了好幾個等級。切開椰子可以發(fā)現(xiàn),椰子內(nèi)部沒有椰汁,椰肉也不算厚重,白的近乎奶黃,仿佛椰汁已全部凝結(jié)于椰子表面一般。
如果切一塊放入嘴中細嚼,濃郁的椰香味道立即四散開來,并且越嚼越香,漸漸生出一種椰油的滑膩之感,所謂“口齒留香”大抵就是這種感覺。
由于印度椰子味道濃郁,吃法上也是不一而足,可直接吃、烤著吃、煲湯吃……任君選擇。據(jù)悉,由于獨特的氣候及地理環(huán)境,特別是較高的氣溫以及干濕兩季的降雨,十分適宜當(dāng)?shù)匾拥纳L。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應(yīng)該就是印度椰子之所以與眾不同的最主要原因。通常而言,印度椰子每個重量在50g至800g之間,越大的椰子椰肉越薄也越容易破損,所以個頭自然以小為好。出現(xiàn)在消費者面前時,印度椰子大多已是去掉椰棕椰殼后的椰肉干,可廣泛用于加工椰蓉、椰絲、椰奶、椰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