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土部、農業部日前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已有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工作的基礎上,將農產品城鎮周邊、交通沿線現有易被占用的優質耕地優先劃為永久基本農田,最大限度地保障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近日,國土部、農業部日前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已有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工作的基礎上,將城鎮周邊、交通沿線現有易被占用的優質耕地優先劃為永久基本農田,最大限度地保障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國家在加大力度保障糧食的綜合生產力,但在國內糧食市場高度自給的大背景下,其市場競爭力卻遭遇絲絲尷尬:國內糧價要遠高于進口價格,特別是玉米、大豆,其價差超過50%。
南都
糧食自給率逐年下滑
根據《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中國糧食自給率需維持在95%以上,近五年糧食自給率雖然都在95%以上,但卻呈現每年略微下降的態勢。
大豆進口量激增,自給率失守95%紅線
數據
根據《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 2020年)》,中國糧食自給率需維持在95%以上。因為我國現在糧食自給率采用的是谷物(包括谷物、小麥、玉米)自給率替代的,若把大豆計算在內,由于大豆進口 量增勢迅猛,實際的糧食自給率已經突破紅線。
實行進口配額 保證高度自給
即便算上大豆,我們的糧食自給率依然很高。但是在高自給率的背后,我們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國際糧價要大幅低于國內糧價,但為了讓“谷物高度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國家糧食進口實行配額制。簡而言之,就是消費者要吃貴價糧。
揭秘
價差為何如此大?
原因一:這幾年國內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勞動力價格、土地價格都上漲得比較快,但農戶的經營規模沒有相應的擴大,價格的劣勢就顯現出來。
原因二:國家為了保護農民的利益,提高糧食的最低收購價格或零售儲備的價格以及對農戶進行補貼。
原因三:關稅過低沒能起到保護國內農產品的作用。據《半月談》)數據顯示,世界農產品平均關稅水平為62%,最高關稅水平甚至能達到1000%以上。中國農產品平均關稅水平為15.2%,還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豆的關稅水平僅為3%。中國對小麥、玉米、大米、食糖、棉花、羊毛等重要農產品實行關稅配額管理,配額外關稅最高也只有65%。如日本:日本對進口大米一度1公斤征收341日元關稅額,關稅率高達778%。因為國際市場大米價格大幅上升,日國產大米價格下降。2012年日本對國際市場進行調查后下調了稅率,但1公斤大米依然征收122日元的稅費,稅率依然高達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