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百色市內高速公路外沿5公里之外的地域都是大石山區,這樣的喀斯特區域自然條件惡劣,貧困情況突出。”廣西百色市扶貧辦主任乃尚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百色是中國老一輩領導人鄧小平發動“百色起義”的地方,也是中國典型的經濟欠發達地區,集“老、少、邊、窮”于一體。
根據廣西官方計劃,“十三五”期間,廣西將搬遷1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其中百色市易地搬遷人口占近四分之一。
“死守大石山區難有活路。”今年66歲電莫文珍說,他出生在百色市田陽縣那坡鎮尚興村谷隆屯,當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大石山區,人均耕地不足0.4畝。1987年之前,谷隆屯年人均收入不足100元人民幣,缺水少土的惡劣環境讓當地民眾陷入貧困窘境。
他回憶,“那時候大家住的是簡陋的茅草房,村里幾乎沒有基礎設施,不通電、不通自來水,村道是爛泥路,一到下雨天就難出行。”
1987年,36歲的莫文珍帶領16戶村民率先遷出大山,在尚興村弄蕉屯定居,并租賃了450畝荒坡種植甘蔗、木薯等農作物。以此為“范本”,當地政府劃置13處移民安置點,陸續動員了1348名村民搬遷出大石山區。
生活在大石山區的民眾搬出后,面臨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用地和生產、生活、教育配套設施建設等問題。廣西官方撥付155萬元土地征用費,幫助貧困移民在尚興村承租并擁有長期使用權土地3200畝;并發放扶持資金修建通屯道路、安裝自來水、架設電線、籌辦學校等基礎設施。
著眼于自身資源特色,百色官方將芒果產業作為當地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并通過多種方式,與科研教學單位建立合作關系,邀請專家到田間地頭教授農民種植芒果。
“我相信芒果產業會讓我們脫貧致富。”莫文珍說,他花了4年時間跟隨一位農業專家學習芒果栽種技術,通過反復的種植試驗,他自己亦成為一名芒果專家。近年來,莫文珍免費為當地農民開培訓班講解芒果種植知識,成為遠近聞名的“芒果大王”。
目前,規劃總面積5.2萬畝的百色市右江區澄碧湖芒果產業扶貧綜合(核心)示范區正在建設中。該園區將為右江區近2.7萬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芒果技術種植免費培訓;貧困戶種植的芒果可通過園區內企業、合作社、經濟能人等收購或代銷,解決后顧之憂。
“如今尚興屯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可達8500元,這是過去不敢想的。”莫文珍說,未來他希望學習網絡知識,帶領村民將芒果放至網上銷售平臺銷售,將芒果賣向更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