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省農業廳組織收看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并召開全省春管春耕暨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視頻會議。會議透露,今年我省將以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為導向,全面貫徹國家糧食戰略新安全觀,結合本地優勢,打造全省糧食優勢產業帶,重點建設優質稻板塊2500萬畝、優質小麥板塊1500萬畝,全方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調整。
據了解,我省將以47個產糧大縣建設為核心,多舉措穩定糧食產能。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生產基礎條件。從今年開始,每年將建設300萬畝高標準農田,計劃到2020年建成高標準農田3570萬畝。還將在17個產量貢獻大、特色鮮明、產業帶動能力強的縣(市、區)推進綠色高產高效創建。
我省糧食的重中之重是水稻。根據去年印發的《湖北省水稻產業提升計劃》,全省水稻主產區將按照“品種優良化、種植區域化、生產機械化、產品系列化”的思路謀發展,提產能。區域布局上,重點建設江漢平原單雙季稻板塊、鄂中丘陵與鄂北崗地優質中稻板塊、鄂東與鄂東南優質雙季稻板塊。結構調整上,實施“秈改粳”工程,支持12家新型主體打造粳米品牌。
去年,我省還出臺了《關于建設雙低優質油菜保護區的指導意見》。今年,全省將在劃定的油菜主產區推進雙低優質油菜保護區建設,開展統一供種,推進全程機械化,加大油菜的多功能開發利用。
此外,各地還將因地制宜打造粳稻、香稻等優勢板塊,“稻漁綜合種養”、水稻“一種兩收”高產高效優勢板塊;建設設施蔬菜、高山蔬菜、水生蔬菜、食用菌等基地;長江流域優質柑橘帶、漢江流域優質砂梨帶和316國道沿線優質桃產業帶;武陵山、大別山、秦巴山、幕阜山等四大茶葉基地,提升種植比較效益,幫助農民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