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無為縣3A級風景區——泊山洞景區的腳下,經玉羊肉館可謂生意火爆,來此吃羊肉的人絡繹不絕,究其原因,大家為的是吃上一口飯店老板俞經玉自養自制的新鮮正宗羊肉。不止他一家,在無為,只要你想去吃本地產的新鮮羊肉,這絕對不是什么難事,保證你滿意而歸。
近年來,無為縣通過實施畜牧提升計劃,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鼓勵在丘陵山區發展養羊,在血防區實施家畜圈養、安全牧場項目。一系列政策的疊加效應有力地推動了該縣的養羊產業的發展。全縣外出創業人士瞅準政策時機,紛紛回鄉創辦養羊基地,養羊業在該縣呈迅猛發展之勢。
打工仔回鄉養羊成致富帶頭人
“明年我們除力爭出欄優質種公羊、種母羊3000頭,肉用育肥羊5000頭外,還將延伸養羊產業鏈條,充分利用羊飼料的尾料來喂養生態魚。目前已有20多畝水面投放魚苗,明年將擴大到50多畝。讓蕪湖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新鮮的本地羊肉是我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蕪湖市最大的山羊養殖繁育基地——無為縣天牧山山羊養殖場老板阮道紅說道。
阮道紅原在北京高校做后勤服務,通過十幾年的打拼,他已積累了一定資產,一直想回鄉創業的他,通過市場調研發現,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人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的提高,養羊業可謂“朝陽產業”,而家鄉多灘涂荒地、飼料資源充沛、氣候優越等優勢得天獨厚。在家人的反對和周圍人懷疑的眼光中,他和朋友曾后友一起創辦無為縣天牧山山羊養殖場,致力于種山羊的繁育推廣、成羊養殖、銷售等工作。目前該基地占地150多畝,已建設標準化羊舍5000平方米,飼養成年種羊800多只,幼羊200多只,育成肉羊300多只,總投資達250余萬元。養殖場建設全部按照標準化養殖場管理規范要求,設置了標準化羊舍、運動場、青飼料種植基地、曬場等,確保羊產品綠色無污染。據悉,這些綠色產品經過深加工后將遠銷山東、江蘇等地,市場供不應求。該基地目前已經帶動無為周邊群眾養羊3000多只,同時,該養羊基地已與多家農戶達成了合作意向。
女強人注冊全市首個畜牧家庭農場
說起無為縣羊山村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它曾先后獲得“全國綠色小康村”“全國文明村”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國”字稱號。該村因所坐落的地形像“羊”狀而得名,但過去沒有真正養起羊,而如今卻有幾十戶農民養起了近千只羊,讓昔日的羊山村變成今日的山羊村。
在眾多養羊戶中,不得不提及一個人,她就是劉丹珍。原本在江蘇打工的她,干過制香、廚師等行業,在工作過程中,善于開動腦筋的她發現,養羊業是一個高回報的行業,經過深思熟慮后,回鄉投資50多萬元創辦了全市第一個畜牧業家庭農場,并注冊了“欽達”牌商標。目前該家庭農場已育成肉羊150只,羊羔70多只,養殖生態雞2000多只。說起養羊經,劉丹珍有她自己的一套獨門秘籍:“產后母羊的照料要像女人坐月子一樣,見不得風吹雨淋,同時每天要沖7-8個雞蛋花補充營養,并保持宿舍干燥;羊糞喂雞對雞具有免疫作用,養出來的雞既不生病又生態……”說起吃羊經,她介紹道:“羊放血后,將羊肉清洗烹飪,保持羊肉味美湯濃,當然燉乳羊也是一道相當優美的大補菜。”提到養羊,她算了一筆賬:“養種羊和養肉羊都很劃算,一只成年肉羊可賣2000元,凈掙1000元不成問題的,而一只母羊平均每年能產下3-4只羊羔,1只羊羔的價格為500元左右,純利至少也有1000元。去年我僅養羊一項就盈利20多萬元。”
據統計,目前無為縣引進羊的品種主要有波爾山羊、湖羊、南江黃羊、黑山羊、海門山羊等。肉羊養殖年出欄1000只以上的養殖場3家,300只以上12家,同比增長25%。先后注冊了“鑫宇湖羊”“欽達”“天牧山”等幾十家專業合作社和品牌,山羊年存欄6179只,出欄近萬只,總產值達0.3億元,農民人均獲利近萬元,養羊業名副其實地撐起了農民的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