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農機專合社變身當“保姆”

   日期:2014-10-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83    評論:0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20余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助農“雙搶”實現雙贏 
 
  10月22日,作為資陽市雁江區碑記鎮惠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鐘有章一早就帶著微耕機從家出發給附近的村民栽菜籽。“一臺微耕機成本3000元,幫村民栽一畝油菜能賺100多元,一天栽三四畝,成本很快就收回來了。”鐘有章笑著說。 
 
  從2007年到現在,雁江區在全區范圍內陸續成立20余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到目前為止,農機專業合作社共吸納會員410名,累計作業耕地49.5萬畝。前期投入大、對社員操作水平要求高,農機合作社如何有效運轉? 
 
 “走出去”大規模作業 
 
  收割季剛過,家住雁江區碑記鎮龍王村五組的村民張德勝就噼里啪啦算起了賬。今年7月,張德勝剛花2萬多元買了臺聯合收割機,就跟著合作社到資中等地“做活路”。“幾個月時間,收割了150多畝地,按一畝280元計算,不僅收回了成本,還賺了一萬多元。”張德勝說。 
 
  2012年,憑自家一臺3000多元的微耕機,張德勝加入惠民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負責在資中、遂寧等地找市場,我們只要跟著干活就行。一年能賺萬把塊錢。”嘗到了合作社的甜頭,張德勝今年又買了臺聯合收割機,沒想到一個多月就收回了成本。 
 
  和張德勝一樣,在碑記鎮,不少村民都體會到農業機械合作社帶來的好處。“買了農機加入合作社,自家地不愁耕作,還有了額外的收入。”龍王村村民王鮮民說。“只要有農業機械,村民就可帶機入社。”碑記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張德武介紹,惠民農機合作社存在緊密型和松散型兩種運行方式。所謂緊密型是合作社懂技術的核心成員自籌資金購買大型農業機械。而松散型是指當地農民憑借自己購買的中小型農業機械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以核心成員帶動松散農戶的方式,積極在外拓展市場。”張德武說。核心成員操作大型農業機械,主要負責地勢比較平坦的地區,而對于一些地形比較復雜,不適合大型機械作業的地區,則由普通社員負責。此外,合作社還實行“訂單作業”和“一條龍”服務,“與農戶簽訂農田作業服務合同,為農戶進行統耕、統收等機械化作業。同時還開展水稻育插和水稻增收、秸稈還田等‘一條龍’作業。” 
 
  據悉,惠民農機合作社共吸收當地農戶103戶,比2012年成立初增加98戶。目前,合作社服務范圍已覆蓋資陽、資中、內江等地,半徑達200多公里。2013年,合作社農機作業收入金額達102.5萬元,帶動農戶增收38.5萬元。 
 
  當“保姆”提供“四代服務” 
 
  和惠民農機合作社不同,同為農機合作社的楊老九專業合作社沒有選擇“走出去”的模式,而是專注在合作社所在地中和鎮發展。 
 
  沒有廣闊的外圍市場,如何讓合作社順利運行?楊老九合作社的秘訣在于,為農民提供“四代服務”,即代耕、代種、代防、代收,變身農民農業家政“保姆”,通過規模化運作降低農機運營成本。 
 
  據了解,楊老九植保專業合作社目前擁有相關農業機械110余臺,聘請農業技術專家,農技指導員,農藥管理人員等數十人,圍繞當地水稻、海椒等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開展基地建設、新品種、新技術的培訓等“一條龍”服務。“目前已在中和鎮巨善村和羅漢村實現了595畝地成片統收統管。”楊老九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勇介紹,今年統收統管的水稻畝產可達634.7公斤,比傳統一家一戶的耕作方式提高100多公斤。“當了甩手掌柜,產量增加了,人力成本也降低了。”巨善村村民唐德達豎起了大拇指。 
 
  從合作社角度看,目前每畝地代管費為400元左右,預計今年合作社代管收入可達24萬元。“接下來合作社還將在籠嘴、漁水、羅家等11個村繼續推行‘四代服務’,合作社的規模效益還將繼續顯現。”楊勇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