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份,黃山檢驗檢疫局共檢驗茶葉出口量達3.7萬噸,金額1.5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93%和12.86%。新常態下,黃山市頂住壓力,連續十年保持茶葉出口10%以上增長,其中,綠茶出口量占到全國的七分之一,使黃山市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名茶之都”。
取得這樣優異的成績,除了黃山市得天獨厚的茶葉生長環境、品高質優香味醇厚的質量以及廣大茶葉出口生產企業“以質量贏得效益”的意識普遍增強外,與設立在黃山的國家茶葉及農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黃山檢驗檢疫局長期以來對出口茶企的幫扶亦有關聯。
據了解,國家茶葉及農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黃山)2013年4月份,首次通過食品檢測機構認定,當時認定的只有6大類項目檢測,2016年4月份,通過擴項評審以后該實驗室檢測項目擴大至17個領域,檢測指標達853項,可以同時做茶葉中200多個農殘指標的篩查,檢測能力在全國茶葉單體實驗室中排名第一。
同時,黃山檢驗檢疫局“四項”新舉措助力茶葉出口。落實簡政放權。提前對新申請備案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備案申請完成時間平均縮短至5個工作日。對7家企業直接采信第三方認證給予延續備案或免于年度現場檢查;推進貿易便利化。所有接單、擬證、審核、出證環節均在內部解決,實現“單一窗口”,全面實施“無紙化報檢”,通過電子化手段,實現“提前制證隨時取單”,企業辦事員在家即可辦理通關手續;降低出口查驗比率。利用轄區黃山茶葉質量安全研究中心公共檢測平臺,對20余家出口茶葉企業實驗室常規項目檢測能力免費開展培訓,提升企業自檢自控能力;幫助企業應對技術壁壘措施。共編發風險預警信息19期,舉辦宣貫會3場。幫助企業分析茶葉中蒽醌產生的原因,建立健全原輔料驗收、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制度,應對技術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