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的大棗、靈壽的菌類、晉州的葡萄、趙縣的雪花梨……在10月22日舉辦的2016年石家莊市“農超對接”洽談會暨農產品展銷會上,各縣(市)區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一一亮出特色產品,并從大型超市、餐飲企業特別是來自北京的市場采購商戶那里拿來了大訂單。
北京東單菜市場分別與河北家家緣、北方國際農產品物流園簽訂了合作協議。這意味著石家莊生產的特色農產品將擺上北京市民的餐桌。
這也是在深入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過程中,石家莊市建設首都經濟圈綠色農副產品供應基地所取得的進展。
截至當天15時,北人集團、家樂福保龍倉超市、天元超市等企業與專業合作社簽訂農超對接協議6000多萬元,現場參展產品基本銷售一空。
向北京輸送更多優質高效農產品
在這次對接會上,家家緣是收獲最大的企業之一。“我們也是想借這次參展把家家緣品牌推出河北,走向全國,希望能和更多的采購商進行合作,把咱們石家莊的特產發揚光大。”家家緣團購業務部經理沈陽說,與北京東單菜市場達成的合作,是企業積極對接北京農產品批發市場功能疏解所取得的成功。
“上個月,我們種植的葡萄每天向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銷售1萬斤。”靈壽縣民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銷售負責人夏云江說,近三年來,基地葡萄在北京批發市場的銷量年增20%,北京市民的市場需求還有很大空間。
“石家莊有特色的農產品在北京市場上有不錯的口碑。”夏云江透露,下一步他們計劃在北京試水銷售高端農產品,輸送提供更多優質高效農產品,例如基地生產的無核梨、中華壽桃等。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我市圍繞建設首都經濟圈綠色農副產品供應基地,鼓勵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與京津大型連鎖超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開展“農超、農批”對接,加快建設北方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這個大型公益性、區域性農產品批發交易中心,從而加快推進與京津農產品對接,使我市優質農副產品擺上京津餐桌,努力把石家莊建成首都重要綠色糧食蔬菜供應基地、特色果品供應基地、高品質肉蛋奶供應基地。
以標準化品牌化農產品對接市場
本次對接會由市商務局主辦,市商品市場建設管理辦公室與北方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共同承辦。展會以“綠色健康合作共贏”為主題,以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促進我市“農超對接”不斷擴大規模為目標,推介展示我市農產品種植技術、生產發展、安全保障,并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增進農業項目合資合作,擴大農產品交易。
對接會邀請到市區100余家大型超市、連鎖經營企業、大專院校食堂等采購商代表,以及100余家有規模、守信譽、產品安全的蔬菜、水果、土特產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等專業合作社參加。同時,還特別邀請了北京豐臺區商務委員會和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心、北京東單菜市場有限公司等10余家北京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參加。
近年來,石家莊市加強農超對接,市區7家大型連鎖超市42家門店,100余家社區惠民店,累計對接的農產品生產合作組織達到923家。2015年,生鮮農產品農超對接銷售額達到9.6億元,銷售數量達到11.3萬噸。市商務局行業建設體系處處長劉彬介紹說,近幾年農超對接銷售增長迅猛,但仍處在起步階段,對接水平有待提升。
“希望農業生產組織進一步壯大自身實力,嚴格把好農產品的安全質量關,以質量贏得更多市場份額。”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推動農產品流通企業進一步擴大和生產基地的對接,鼓勵企業在冷鏈物流、分級篩選、凈化包裝等方面加大投入,實現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