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同比上漲7倍 種植面積大量減少是主因
“這幾天如果誰一開口一嘴蔥味,絕對是炫富……”這個調侃大蔥的段子近日在朋友圈里瘋傳,雖說有些夸張,但大蔥在節后成了“貴族”卻是不爭的事實,“以前買蔥都是按捆買,現在按棵買,你看我這20塊錢就買了4棵蔥。”家住朝陽區管莊的張大媽說。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除了大蔥,節后北京菜價也一直讓市民有些“看不懂”,按照往常春節后菜價就會回落,但今年持續高位,目前新發地市場豬肉價格同比漲6成,蔬菜平均價格比往年高50%左右。部分蔬菜在前期有所下降,上周又漲上去了,尤其是土豆、大白菜等冬儲菜,也迎來了反常的上漲。
新發地市場大蔥批發大戶毛勇習介紹,大蔥到本周批發均價每斤4元左右,去年同期大蔥批發價格才0.5元左右,也就是說,目前大蔥的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七八倍。毛勇習的大蔥主要來自上海、福建、杭州這三個產區,他介紹,造成價格飆升的主要原因是種植面積大面積減少。之前大蔥價格曾經出現過大漲,因此農戶種大蔥的多了,“結果導致連續兩年大蔥都出現了滯銷,去年菜農大蔥都爛在地里,白送給我們拉到市場都賠錢。”大蔥滯銷,不少農戶就減少了大蔥的種植,毛勇習表示,從目前的價格來看,至少減少了2/3的種植面積,但市場的需求還是沒變的,導致大蔥價格高得離譜。看到大蔥價格上去了,不少農戶又增加了晚二茬蔥的種植面積。本周晚二茬蔥將陸續上市,價格也開始回落。不過毛勇習說,要等到大蔥價格完全回歸正常估計要到6月份。
據新發地市場統計部部長劉通分析,眼下蔬菜的供應形勢在逐漸恢復,各地的菜價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但這種好轉的進程目前還比較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