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山東淄博高青:“扶貧蓮藕”繞村一周

   日期:2016-09-26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77    評論:0    
 秋高氣爽,碩果累累。走在淄博市高青縣唐坊鎮孟君寺村的馬路上,一幅繁忙的光景映入眼簾:荷塘里,兩三個人正在動作嫻熟挖藕、洗藕;荷塘邊,另一組人鮮藕裝袋、放冰袋、裝車,輕風拂過,偶爾有水鳥從眼前掠過。前前后后忙碌著不是別人、正是孟君村“第一書記”孫健凱和“兩委”班子成員,孫健凱也多了一個外號——“蓮藕書記”。

  “我們村漂亮吧!以前村子周邊不是柴堆就是荒地,現在繞村一周變成了蓮藕池,多虧了孫書記有魄力、有辦法。”村婦女委員黃學英向記者介紹。

  孟君寺村位于高青縣唐坊鎮的最東邊,地理位置較偏,全村119戶365口人,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年輕人都在外打工,集體經濟為零還有外債。“要從根本上實現脫貧,變輸血為造血,就要發展自己的特色產業”。實施產業扶貧成了他與村“兩委”班子的共識。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和思考,他盯上了村莊周圍的荒地:緊靠村莊,荒草叢生,有垃圾堆、柴火堆、還夾雜著一片片的小菜園,影響環境;分布零零散散不規則,仔細算算有60多畝,種莊稼不長,荒著怪可惜。經過反復比較、論證,他和“兩委”班子決定發展蓮藕種植。原因有三:一是種植、管理比較簡單;二是一次投入多年收益;三是儲存時間長,可根據市場行情靈活采摘。

  “既不占耕地、又美化環境、還增加收入。根據地形,我們成立了果蔬種植合作社,建設了9塊藕池,占地54畝。每畝收益不低于6000元,54畝就30多萬,比種糧食強很多,屬于低風險、高收益的種植項目。”村黨支部書記何傳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為讓藕池收益最大化,孫健凱又動起了蓮下養殖的腦筋,在專家的指導下,搞起了“蓮鰍”混養。泥鰍被稱為“水中人參”,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都很高。藕池里的底棲生物是泥鰍的天然餌料,泥鰍捕食可以松土,排泄物又能做有機肥;荷葉能遮陽避免夏季水溫過高,同時也是天然的屏障可以防鳥,“蓮鰍”混養模式實現了生態種養的良性循環。他還積極爭取市水產處的支持,讓孟君寺的蓮藕池成為水產部門“蓮鰍”混養項目的試驗田。

  “不用農藥化肥,我們種出的藕都是天然的、有機的,專家指導我們養泥鰍,算起來一畝地再增收2000元沒問題。”何書記興奮地告訴我們。此外,孫健凱還幫助合作社注冊了商標,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和農村淘寶,逐步向品牌化、規模化、產業化邁進。該項目預計年收入43萬元,將帶動村里10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村集體也能增收10萬元。

  “咱的有機藕很受歡迎,現在是供不應求,咱下一步就是著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再搭乘電子商務的快車,讓更多的人了解孟君村優質農產品,我們的致富路一定會越來越寬。”說到未來,孫健凱信心滿滿。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