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四川廣元:路通了農機才能跑起來

   日期:2016-09-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13    評論:0    

機耕道是農機具出入田間地頭進行農田作業的通道。它能否有效投入利用,直接涉及農機的推廣速度、普及程度以及作業效率和質量。近年來,隨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出現和農業規模經營的日益擴大,農機大型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但在不少地方,機耕道的建設遠遠跟不上農業、農村發展的需要,制約著農村經濟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為此,本報記者近日深入四川廣元市和山東省臨朐縣,對這兩個地方加強山區機耕道建設的做法進行了采訪,希望能對其他地方有所借鑒。

  前不久,記者在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白橋鎮白橋村的一塊稻田邊看到,一臺收割機轟隆隆十來分鐘,一塊不到一畝的稻田便作業完畢。輕踩油門,收割機輕松駛出稻田,順著2米寬的耕作道,轉身又鉆進了另一塊稻田。

  雖然不敢和平原比,但在田塊零碎分散,田與田之間高度落差較大的川北山區,這樣的作業效率還是讓記者大吃一驚。“關鍵是有路了,山區農機才能跑起來!”談起近年來當地農機作業的大發展,與農機結緣10多年的蒼溪鑫利農機合作社理事長何元富一語中的。

  廣元市農業局局長孫洪方表示,作為農業大市,地處秦巴山腹地的廣元面臨農業機械化成本高、難度大的“先天不足”的狀況;另一方面,囿于山區特殊的地理條件,廣元的農業勞動強度大、比較效益低,上百萬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匱乏又對農業機械化發展有著極強的現實需求。為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不久前,廣元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專項意見,特別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業生產作業道建設,增強農機作業通行能力。

  1

  山區農機三大難路通了就好辦

  “80馬力以上拖拉機1臺、聯合收獲機5臺、乘坐式插秧機3臺……”提起合作社的家當,何元富如數家珍。然而,回到10年前,這些大型農機是老何想都不敢想的。

  2002年,在外務工的何元富返鄉,用打工的積蓄購入了第一臺手扶式旋耕機和插秧機,開始成為一名走村串戶的農機手。“那時候,不是人開機器,是機器開人啊!”回憶起當年的苦日子,何元富仍然記憶猶新,“機器要下田,得靠4個人肩挑手抬,換田更麻煩,田與田之間要給機器搭梯子才能走……”

  廣元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祝映兵告訴記者,囿于山區地勢條件限制,農機作業通行難、下田難、田間轉移難的“三難”問題一直是當地農機化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

  變化始于2012年,隨著農業項目的進村,原來的泥巴路變成了2.5米寬的碎石路,2013年,碎石路又變成了水泥路。路來了,老何有了底氣,這才張羅著各村農機手,辦起了合作社。

  2015年,鑫利農機合作社開展耕、種、收、植保等機械作業服務總面積達17820畝,實現經營總收入521萬元,其中田間作業、烘干、運輸、維修等農機服務收入275萬元,銷售農產品收入246萬元,實現年盈余總額112.4萬元。當年,合作社被省農業廳授予“四川省農機合作社省級示范社”稱號。

  2

  年增800公里織一張耕作路網

  在廣元三區四縣中,蒼溪和劍閣兩山區縣的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跑在了前面,已達50%以上。

  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的蒼溪縣,近年來農業基礎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最新統計顯示,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蒼溪已完成509公里農機化生產道路建設,其中村組道路287公里,田間機耕道97公里,入戶便民道125公里,占全市已完成里程的30%以上。

  去年底,劍閣縣東寶鎮龍泉村、秀鐘鄉興盛村通了4米寬的硬化路,道路全部采用機耕道技術標準,總投資380萬元。一年不到,兩村就新增加旋耕機、農用車輛共計50多臺(套),當地農機化發展駛入快車道。

  不久前,廣元市更在全省率先出臺《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的意見》,特別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業生產作業道建設,每年新建、改建生產作業道800公里以上,逐步構建“進組、入院、到田”的農業生產作業道網絡,增強農機作業通行能力。

  此外,針對農機化道路建設不重視排水設施建設,導致抗災能力脆弱的突出問題,廣元市農業局近年來將排水設施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納入了農機化道路建設考核范疇,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3

  地方財力有限資金仍是大問題

  今年,蒼溪縣東青鎮農機大戶寇德忠新流轉了100畝地,花了18萬元買下2臺插秧機。“這溝里出稻子,就是路不行,一下雨就成了泥巴路。”站在位于山腰的寇家院壩,透過山林間隙,可以看見腳下一大片相對平緩的良田,被四周的山坡簇擁著。

  “至少需要80多萬!”寇德忠不是沒盤算過修路,“打土胚路+硬化,一公里怎么也得40萬元,2公里就得80多萬。”談起這么大的投入,寇德忠直搖頭。

  對于市、縣兩級政府來說,“錢從哪里來”也是大難題。祝映兵表示,廣元7個縣區均是省級以上貧困縣,財力薄弱,雖然每年均有對農機化生道路的資金投入,但相對于山區農機化生產道路里程偏少的現狀,仍顯得有心無力。

  以機耕道建設表現優異的蒼溪縣為例,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蒼溪共投入10057萬元進行農機化生產道路建設,其中絕大多數資金來自中央一級,市級以下財政投入只占極小比例。對于沒有爭取到中央涉農資金的區縣,機耕道建設難可想而知,有的區縣一年機耕道建設僅幾十公里。

  最近,四川省新的農機化生產道路標準正征求意見,建設標準得到進一步完善提高。然而,祝映兵表示,隨著標準的提高,很多山區項目的改造實施難度也加大了,很多項目都需征地拆遷,但卻沒有征拆補償資金,矛盾協調難,全面提高農機化率的壓力仍然較大。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