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也有“健康檔案” 種植管理更加精細化
走進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一個個高端大氣的蔬菜大棚綠意盎然,徜徉在大棚里,給人一種溫潤如春的感覺,幾十個社員正在大棚里忙碌著。干完活后,社員們并沒有直接離開大棚,而是在一個筆記本上寫起了記錄。“大棚里的溫度、濕度,蔬菜的生長狀況,套袋、葉面噴肥都要記錄下來。”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張振明告訴記者,如今,每個大棚里的蔬菜都建了一個“健康檔案”,蔬菜種植管理更加精細化。
翻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社員的每天操作管理和蔬菜的生長情況,纏黃瓜、套袋、噴肥、大棚溫度等各個細節在“健康檔案”都一目了然。
“通過這個記錄,能更加詳細直觀地了解蔬菜一段時間內的生長情況。”張振明說,這樣一來,什么時間該干什么活,蔬菜在生長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只要翻看“健康檔案”就能找到答案,社員在種植管理的時候就更有針對性了。此外,“健康檔案”還記錄了社員們的日常操作,如果社員出現了操作失誤,管理人員就能一查到底,直接找到責任人。這樣一來,社員們的責任心有了很大提高。
慢長的芹菜發出“金芽”芹菜芽批發每斤28元
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讓種出的菜成為賺錢的商品?當很多人畏手畏腳陷于糾結之時,頭腦精明的陳明利早就帶領他的合作社把重心轉到了綠色、有機蔬菜的種植上。特別是合作社生產的“魯萊明利”牌芹菜先后榮獲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第十五屆中國綠色博覽會金獎,并且以可以生吃的獨特性被編入《萊蕪特產志》。
“我們的芹菜是經過30年的研發與培育而成的,芹菜芽批發價能賣到28元一斤、零售價則是30元一斤,去年一個大棚光光賣芹菜芽就收入50多萬元。”陳明利告訴記者,他們的芹菜一般9月開始種植,春節前正式上市,雖然價格比較高,但其營養價值特別高,一經上市就會遭到瘋搶。
據了解,標有“魯萊明利”商標的芹菜、韭菜、馬鈴薯、山藥等14個農產品通過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評定,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證書。認證面積達3600畝,認證產品產量達11500噸。有了綠色食品證書后,這些菜都供不應求。“這里的菜都是有機蔬菜,綠色無公害,買了自己吃,吃得放心,吃得健康,我準備和他們簽訂配送協議,這樣在濟南也能每天吃上萊蕪的綠色蔬菜了。”在第三屆萊蕪名優特產博覽會現場,濟南市民張先生特地來到明利蔬菜的攤位與其簽訂了配送協議。
遵循自然規律種植時令蔬菜 物理防治讓消費者更放心
“蔬菜都有自己的上市節令,什么時候播種、什么時候施肥、什么時候收獲都有規律,要尊重規律才能夠種出高品質的菜、健康的菜。”談起多年的種菜經驗,陳明利這樣對記者說,他們現在全年共有56個蔬菜品種,基本上是以生產應急、時令蔬菜為主,“我們提倡老祖宗的傳統辦法,什么時候吃什么時節的蔬菜,那是最健康的蔬菜,那些反季節蔬菜盡量少吃。”
在搞好時令蔬菜大棚種植的同時,合作社更加重視消費者關注的蔬菜品質問題。“我們的蔬菜所使用的肥料全部由玉米芽、花椒種、花生餅等發酵之后,與低度生物藥物一起用,絕對的綠色無公害。”陳明利告訴記者,在病蟲害的防治方面,合作社推行綜合物理防治,殺蟲燈、粘蟲板、防蟲網都是一直采用的護理方法,“國家明令禁止的藥品我們合作社一律不用,我們要種的是讓消費者信得過的放心菜、良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