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丹縣陳戶鎮孫營村的土豆地里,機器的轟鳴聲,農民的歡笑聲、吆喝聲在田野上空回蕩。收購土豆的大卡車停在村口路邊,村民們三五成群聚集在自家土豆地里,挖、運、分揀、裝袋、過稱、裝車,忙的不亦樂乎。
“我今年流轉了村里700畝土地,土豆400畝,食葵300畝,今年土豆產量特別的好,每畝能收兩噸多,除去肥料、地膜、種薯的投入,一畝地咋也純收入2000元。”孫營村黨支部書記王璽珍看著滿地的土豆興奮地告訴記者。王璽珍不僅是孫營村的黨支部書記,更是一位種植大戶,2010年,王璽珍帶頭流轉村里的土地,開始規模經營,隨后和村民合作成立了家庭農場,發展種養殖業。
在寺溝村的土地連片種植地里,遠遠就看見黨支部書記李玉興在地里幫助村民裝運剛剛挖出來的土豆??吹接浾哌^來,他舉著一顆一斤多重、碩大光溜的土豆高興地說:“看看這土豆長得多好,光這一顆就能賣一塊多錢,咱農民致富就全靠它了。”在緊挨著這塊地的馬路上,不時有滿載著土豆的車輛駛過,這些土豆都將被運到全國各地銷售出去。
“現在正是新鮮土豆上市的時間,每天都有車輛來村里收購土豆,大一點的、圓潤一點的一噸1200元,稍微差一點的一噸1000元”李玉興告訴記者。李玉興流轉了村里300畝土地,全部用來種植土豆,從整理土地到土豆收獲,有很多活要干,周邊有勞動力的村民都來他地里打零工,現在正逢秋收農忙時節,村民每天能掙120元。“寺溝村是全縣13個精準扶貧村之一,經濟落后,村民收入水平低,村民來我地里干活,不僅解決了我的用工荒問題,同時也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幫助他們今早脫貧致富。”李玉興笑呵呵地說
今年來,陳戶鎮把土豆產業作為富民強鎮的“黃金產業”來抓,引導種植大戶、致富能人通過土地流轉進行規模種植,變土地優勢為產業優勢,不僅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也輻射帶動了全鎮農民創業致富。今年,該鎮土豆種植面積達1.5萬畝,并已陸續進入收獲期,預計總產量可達3000萬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