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市農委開發的“菜易通”蔬菜產銷信息平臺日前運行。隨著該平臺的建立和完善,全市蔬菜銷售價格、市場走勢將得到數據支持下的分析和預測。這標志著成都蔬菜種植戶將從傳統的“自發式生產”轉向和采購商直接對接的“訂單式生產”,傳統蔬菜產業或進入都市現代農業新一輪創新改革。
75萬畝菜源地 生產信息網上可查
產地分散、種植量滯后于市場信息、種植戶收益不穩定是我國蔬菜產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現狀。此次試點運行的“菜易通”蔬菜產銷信息平臺,就是將蔬菜種植農戶與經銷商直接對接,通過對全市蔬菜生產、運輸、銷售等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和判斷,引導蔬菜種植戶調整蔬菜種植品種和生產量。
據了解,市農委主導開發的“菜易通”平臺4月底已進入試運行階段,平臺信息共涵蓋5畝以上的規模種植戶5718家、專業合作社548家以及采購商1.2萬個。蔬菜生產信息涉及的種植面積超過75萬畝,涵蓋蔬菜品種、生產地點、種植時間、上市時間、上市量、有無訂單、聯系人、聯系方式等信息,并在成都市主要蔬菜生產區域布局了40個蔬菜離地價格采集點,重點針對25個蔬菜大宗品種每日報送離地價格。
訂單式生產 降低生產流通成本
平臺收集的數據涵蓋了“白菜”、“蘿卜”等70多個常見蔬菜品種,為確保數據收集的準確性,“菜易通”平臺所需的種植直供信息及社會各團體的需求信息采取自上而下的收集方式,目前均由市農委統一組織收集。
有了基礎數據,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和應用成為“菜易通”平臺的一大亮點。“菜易通”平臺大數據分析系統將在日、周、月、年等不同時段,及時分析市場行情、價格走勢、供需匹配度、供需走勢等數據,發布實時指導信息。
種植戶可以查看某一蔬菜品種在特定地區的種植情況,根據平臺提供的預警機制,調整對該品種的種植規模。采購商則可根據上市時間,選擇其關心的品種查看區縣、鄉鎮,直至種植戶的產量情況,確定購買意向,聯絡種植戶,相關信息可推送到買賣雙方手機上;平臺提供的網上交易功能還為網上展銷提供了便利,降低買賣雙方交易成本。
下一步,該平臺還將逐步把信息收集從目前的政府主導轉化為會員主動填報,即由生產者與采購者自行填報,經嚴格的信息審核后對外發布。據了解,這種平臺式的網上交易、按訂單生產的模式目前只在成都市范圍內試行,未來還將逐步向全省乃至全國范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