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峰會已經閉幕,其間和峰會有關的每一個細節,都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除了會議本身,參會的各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的衣食住行也是輿論關注的對象,9月4日的國宴菜單就“刷爆”了微信朋友圈。
說到杭州峰會期間的飲食,嘉興人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各國大咖們在杭州吃的蔬菜,有嘉興元素。記者昨天從嘉興市農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了解到,嘉心菜有機農業示范區種植的有機蔬菜,經過層層篩選,成為G20杭州峰會的蔬菜供應商之一。“而且我們嘉心菜是在杭州峰會決戰時間,也就是會議召開期間開始供應的,說不定不少參會的大咖吃到了嘉興種植的蔬菜。”嘉心菜有機農業示范園展銷體驗中心副經理徐慧琴告訴記者。
經受住嚴格的檢驗
要給G20杭州峰會供菜,可以想象,標準是非常高的。徐慧琴表示,嘉心菜是在今年4月底被納入杭州峰會供菜備選名錄的。
“我們去年給世界互聯網大會供應了蔬菜,這一重大活動的成功經驗,也成為我們入選名單的一個原因。”徐慧琴說。
成為備選單位之后,嘉心菜有機農業示范區接受了一系列的“考核”,農業示范區內的水樣、土樣先后被送到省里相關部門。據了解,這些樣本都是由我市的相關監管部門隨機采樣的,并不是嘉興農投自己采的樣本。隨后,嘉心菜有機農業示范園種植的蔬菜產品也同樣被送去檢測,據悉,產品的檢測項目多達59項,主要關注的是農藥和重金屬殘留。
徐慧琴說,針對產品的檢測,嘉心菜平時自己也會做,而且是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事實上,我們自己的檢測標準比G20杭州峰會的要求還要高,我們的檢測項目多達161項,只有合格了才能上市。”徐慧琴拿著一份檢測報告對記者說。
經過一系列的檢測,今年6月嘉心菜被正式確定為G20杭州峰會的蔬菜供應商之一。據了解,這也是嘉興市本級唯一一家向杭州峰會供應蔬菜的單位。
土生土長的嘉興蔬菜
9月2日,嘉心菜開始向杭州總倉供菜,直至峰會閉幕。送往杭州的蔬菜,都是在嘉興采摘以后,直接由嘉心菜的專用汽車送往杭州的,是真正嘉興土生土長的蔬菜。
嘉心菜有機農業示范園為什么能種出符合G20杭州峰會和世界互聯網大會標準的蔬菜?記者昨天前往位于桐鄉大道八字橋附近的嘉心菜有機農業示范園一探究竟。這是一塊6000畝的土地,也是長三角單片面積最大的種植基地。
記者了解到,示范園內的水都是和外界隔絕的,園區內有自己的生態濕地系統,通過雨水收集、魚蝦養殖、植物種植來凈化水質,確保蔬菜們“喝”的水是干凈的。此外,土地過去是蠶桑用地,土質比較肥沃,并且沒有受過污染。
遠遠望去,園區內搭建了一個個大棚,但是這些大棚和普通的大棚不同,它的兩側和大門是透風的網紗。大棚的作用也不是為了保溫保濕,而是為了防蟲等。“我們只種植當季的蔬菜,所以和一般的大棚不同。”園區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悉,嘉心菜一直堅持種植有機蔬菜,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生長激素等,不使用轉基因技術。園區內還養殖了稻田鴨,用于生態循環,因此就連種植時需要的有機肥料,也是園區自制的。
一年中,嘉心菜種植的蔬菜達到80多種,目前當季的有20多種。除了供應嘉興的戴夢得社區店,還直供上海,定位當地高端人群。